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長毛對蝦主要病害有紅腳病、螢光病,鏈壺菌病,鐮刀菌病、匹里蟲病及針桿藻病,其中危害較大有:紅腳病、真菌病和螢光病。
(1)紅腿病癥狀與防治:弧菌病,俗稱紅腿病,病蝦附肢呈紅色,尤其是游泳足及尾肢,有的病蝦頭胸部及腹部殼面呈淡黃色,鰓部呈黃色,有的還具有黃色或黑色斑點,有的病蝦胃微紅,觸須斷掉,肌肉白濁不透明。
防治方法:在高溫發病季節,可用1-3ppm漂白粉進行水體消毒殺菌,以減少水體中的病原菌。內服抗菌素,磺胺類及呋喃類藥物進行蝦體內殺菌,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2)真蓖病癥狀與防治:幼體被真蓖寄生之后,身體變得不透明,呈灰白色,運動能力下降,趨光性減弱,攝食減少或不攝食。鏡檢可見到幼體的頭部,腹部附肢及眼睛等具有少量的初生菌絲或充滿菌絲體。成蝦患有真菌病會引起鰓部變黑,爛鰓,眼睛凹陷等。
防治方法:長毛對蝦患有真菌病,可使用10-20ppb亞甲基進行防治,具有良好的效果。
3)營光病癥狀與防治:螢光病是由一種假單孢桿菌引起。對蝦幼體患有螢光病,攝食,趨光能力減弱,身體發白,尤其是頭胸部呈乳白色,頻臨死亡的幼體在夜間會發生螢光,幼體死亡后發螢光的光度更強,成蝦發病,主要在鰓部,頭胸部及腹部,嚴重時對蝦全身會發出螢光。
防治方法:預防螢光病的發生與蔓延,應加強水質控制,使水質保持良好。適當控制幼體的密度;掌握好投餌量;并不定期使用抗菌素和呋喃類藥物進行防治。
變薄發軟,攝食少,生長緩慢。
(主要控制措施)
適當加大換水量,改善養殖水質。定期在池塘內投放“清水素”(枯草桿菌0.25ppm;飼料內補充添加磷酸二氫鈣,其添加量為1%;多投喂些鮮活餌料。
(2)痙孿病
(病因)缺乏鈣、磷、鎂及B族維生素等,透明度過高,水中的鈣磷比失調。
(癥狀)病蝦軀干部彎曲,腹部想背部弓起,僵硬,無彈跳力,不久死亡,死亡率在5%—10%左右。
(主要控制措施)
高溫季節加大換水量,提高水位,調整好水中藻相,將透明度控制在30cm-40cm;飼料內補充添加鈣、磷、鎂及B族維生素及維生素C等。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