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厚生勞動省2006年4月成立了專門研究小組,對進口魚貝類諾如病毒感染情況進行了為期三年的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14.8%的進口魚貝類受到污染。其中,自越南進口的污染率較高,達到42.9%,中國產污染率為17.4%;蛤蜊、江珧、赤貝的污染率分別為20.2%、19.0%和16.8%,排在受污染種類的前三位;而2月和5月的受污染比率最高,分別為34%和24%,其它月份均在20%以下。
據報道,本次調查采集的為市場銷售的723個進口魚貝類樣本。報道沒有透露調查的目的。今后的有關動向值得關注。
日本每年有近一半的食物中毒由諾如病毒引致。受該病毒污染的食品多為加工食品以及餐館食品,而魚貝類食品只占不到20%,當中進口品的比例沒有調查數據。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