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南方農村報訊:“12萬匯到飼料廠賬號啦?好的,我馬上查收。”5月24日,粵西H飼料廠業務員小羅(化名)放下電話,長舒口氣。追討管轄片區的歷史舊賬,總算有些收獲。不過,這花了兩屆業務員近4年的時間,同時以減免一半欠款作為代價。
眾所周知,對蝦飼料廠曾經大量賒銷,“賒”出了銷量,同時也“賒”出了巨額欠款。幾經歲月,雖然飼料廠通過起訴、業務追討等方式進行追討,但效果甚微。這些欠款逐漸成為爛賬死賬。
舊帳:長達10年 粵西W對蝦飼料廠汪總經理(化名)表示,建廠近10年,每年總會有經銷商拖欠飼料款,數額不等。“拖欠時間長達兩年以上的飼料款,總計超過2000多萬。”他無奈地搖搖頭,“這幾乎是我們廠現在兩年的銷售利潤。”
據了解,對蝦飼料的利潤,數年前每噸尚有上千元,但這幾年已經逐漸下降,而且下降幅度較大。目前每噸對蝦飼料的利潤僅為300元。該廠對蝦飼料年銷量約為3萬噸。照此計算,飼料廠兩年的銷售所得,僅為1800萬,比2000多萬的欠款還少200萬。
汪總表示,經銷商拖欠巨額飼料款,絕非H飼料廠獨家所有。“幾乎每個飼料廠都有,尤其大廠。”粵海飼料集團董事長鄭石軒曾在今年湛江對蝦產業大會上憂心地指出:對蝦飼料廠掙的錢全掛在賬面上,現金沒多少。
在W飼料廠打印出來的經銷商欠款明細表上,南方農村報記者看到,有數筆欠款,從建廠當年起已經存在。即是說,托欠時間竟長達10年。而最大一筆欠款始于2007年,數額高達400多萬。
追款:比登天還難
汪總介紹,經銷商拖欠飼料款主要有幾種原因。一是遭遇臺風洪水天然災害,養戶、經銷商自身皆損失慘重,難以翻身,形成理不清剪還亂三角債。二是惡意拖欠飼料款,非是沒錢,而是有錢也不還。拖欠時間長、數額大的欠款,多屬于后者,并且在欠款中占大比率。
而追債的感受,“難”!汪總對此不假思索。他表示,飼料廠一般通過法律途徑,起訴惡意欠款的經銷商,追討欠款,但“效果甚微”。他隨即給南方農村報記者講了個案例。
2005年,W飼料廠在湛江東海島有一經銷商吳某,銷售600多噸對蝦飼料,其賒與蝦農的飼料款多已收回,卻不與廠家結清,當年欠款達150多萬。廠方無奈將其起訴。當得知輸了官司后,吳某“人間蒸發”,不見蹤影。法院因找不到當事人,也無法有效執行判決。
“還有些欠款經銷商,把財產事先轉移到他人名下,你起訴都拿他沒轍。”汪總感嘆,“這10年,神州號飛船都上天好幾趟了,欠款卻一直沒能追回多少。”W飼料廠至今通過起訴追回的欠款,數年共計不到200萬。
在對蝦飼料廠的未清款項中,不少是數額在數萬元,有的甚至僅萬元。因數額相對小,飼料廠較少起訴。“某些經銷商趁機故意賴著不給。”小羅說。南方農村報記者曾隨他找一欠款經銷商陳老板簽欠款對帳單。帳單上顯示的欠款額為3萬多元,計算欠款時間始為2004年2月。
“生意不好做,我賺到錢一定馬上還。”陳老板頗顯真誠。不過,在他手上,戴著三個厚厚的金戒指,脖子上,掛著條手指粗的金項鏈,黃燦燦的,還鑲了塊拇指大小的玉。
小羅隨后指著不遠處的一飼料店說,那就是陳的妻子開的店,不過,該店賣其他廠家的飼料,其門前的小車是去年剛買的。
有業內人士透露,曾有飼料廠為追回欠款,向社團組織尋求幫助。錢倒是追討回一部分,但扣除社團組織的高額回扣,廠家所剩也不多。由于擔心社團組織在追討過程中造成意外事件,廠家最終還是放棄。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