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市場需求量明顯回升,我國水產品一季度對歐盟出口量10.68萬噸,同比增長9.2%,但從環比數據來看,1~3月單月出口量連續下降,環比跌幅分別為0.57%、32.54%和22.54%。“降幅之大值得警惕。”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水產品監測預警分析師劉景景認為,這種變化主要是年初開始實施的歐盟IUU法規所致。
IUU捕撈是“非法、不報告及不管制”捕撈的英文簡稱。每年,世界范圍的IUU捕撈量約100億歐元,占漁獲總量的19%。IUU捕撈對漁業,特別是已經被過度捕撈的金槍魚等種類,對海洋環境及發展中國家的糧食安全和經濟都有重要影響。世界糧農組織認為打擊IUU捕撈的重點是阻止其產品進入國際貿易。作為世界最大的水產品進口市場,歐盟已成為IUU捕撈的主要目標市場之一,每年進口的150億歐元水產品中有11億歐元為IUU捕撈產品。在此背景下,2008年9月29日,歐盟理事會正式通過了《關于建立共同體系統以預防、阻止和消除非法、不報告和不管制捕撈的法規》(簡稱IUU法規),規定從2010年1月1日起對進入歐盟市場的部分海洋捕撈產品進行合法性認證。
沖擊已初步顯現并將繼續
為保證水產品輸歐貿易的正常開展,2009年2月份和10月份,農業部漁業局分別在山東青島、遼寧大連與英國、歐盟聯合主辦了兩次雙邊研討會,促進我國有關部門和企業了解IUU法規的新規定。2010年1月1日起,農業部為輸歐水產品辦理合法捕撈證明的確認及加工廠申明的認可。截至2月28日,農業部辦理了731批次、15031噸《海洋捕撈產品原料聲明》,其中來進料加工產品530批次、10589噸;近海自捕產品201批次、4442噸。“雖然政府及行業協會積極采取應對措施,但IUU法規帶來的沖擊已初步顯現并將繼續影響我國水產品貿易。”劉景景說,沖擊主要有三方面。
首先是貿易成本的增加。為了達到要求,我國政府及企業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來辦理捕撈證明,進行港口檢查等,直接增加了輸歐水產品的貿易成本。
其次,來進料加工將受制于原料來源國是否遵循IUU法規。比如,日本于今年2月1日出臺的新衛生證書里,沒有關于IUU法規的內容,國內加工廠至今對從日本等國進口的水產品持謹慎態度。
再次,IUU法規的潛在影響將延伸到產業鏈各個環節。“該法規不僅波及海洋捕撈業,還將影響到水產品加工貿易甚至養殖飼料、食品安全檢測、冷藏包裝和漁業管理等,預計將對整個漁業造成全面持久的影響。”劉景景說,IUU法規還可能引發美國等國效仿,從而對我國水產品出口造成連鎖影響。
進出口水產品要有合法捕撈證明
為了將IUU法規對中國水產品出口歐盟的不利影響降至最低,中國水產品出口企業應該特別注意哪些方面的規定?對此,劉景景介紹說,IUU法規共12章57條,我國水產品出口企業應該特別注意四條。
一是對第三國漁船的港口檢查措施。IUU法規規定,進入歐盟成員國港口進行裝卸貨物、轉運和港口服務的非歐盟國家漁船(第三國漁船)應在指定的港口接受檢查,進港船需在進港前3天通知歐盟成員國港口檢察機關,并申報所裝載的水產品品種、數量、捕撈日期和捕撈地點等。
二是進出口水產品的捕撈證明要求。根據IUU法規,無論加工的或未加工的,出口到歐盟和歐盟出口到其他國家/地區,以及第三國從歐盟進口的原料加工后復出口歐盟的所有海捕水產品,在向歐盟成員國家或地區出口時不僅要附具《衛生證書》,還必須附具《捕撈證書》及《再出口證書》、《加工廠申明》等合法捕撈證明文件,否則將被拒絕入境。“淡水漁業產品,從魚苗或幼體養殖的水產養殖產品,觀賞魚類,活牡蠣,活的、新鮮或冰鮮的扇貝(包括皇后扇貝、櫛孔或海扇或扇貝屬),冷凍的大扇貝,新鮮或冰鮮的其他扇貝,貽貝,不是來自海洋的螺類,制作或保存的軟體動物等10類產品不在IUU法規和捕撈認證方案范圍之內。”劉景景提醒說,“該清單歐盟將每年更新一次。”
三是歐盟IUU漁船名單。被RF鄄MOs(區域漁業管理組織)列入的IUU漁船名單,也將被歐盟列入其IUU漁船名單。如果合法捕撈證明提到的產品來源于已被列入歐盟IUU漁船名單,將被拒絕進口。
四是建立不合作第三方國家名單。若歐盟評估認定某個國家IUU捕撈情況嚴重,或是某國打擊IUU捕撈的官方控制能力不足,則會將其列入“不合作第三方國家名單”,該國的漁船將被禁止在歐盟港口停靠,該國的水產品也將被禁止在歐盟地區市場銷售。
警惕IUU成貿易保護主義借口
歐盟是我國第三大水產品出口市場,2009年我國向歐盟出口水產品49.91萬噸,其中海洋捕撈產品占一半以上。因此,積極應對歐盟IUU法規帶來的沖擊,對于我國水產行業的健康發展非常重要。
“政府和行業協會應做好法規的宣傳工作。”劉景景建議,不僅要及時將IUU法規、國家質檢總局和農業部有關出具捕撈合法證明的要求等信息及時傳達到相關企業,而且要指導企業加強對輸歐產品原料進廠前合法捕撈證明文件的審核。“當然,由于此項工作剛剛起步,政府和有關部門還要做好準備,及時解決出具合法捕撈證明操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還要做好漁船備案工作,促進漁船改造升級。”劉景景認為,在理清現有漁船清單及尚需新增漁船數量的基礎上,相關企業要按照檢驗檢疫機構的備案要求,及時向所在地檢驗檢疫部門辦理漁船備案,并推進備案漁船的衛生設施改造。
“由于檢驗檢疫部門要將水產品的質量安全管理延伸到水產品捕撈生產的全過程,對出口歐盟水產品原料驗收程序、原料捕撈合法性等是否符合歐盟IUU法規要求進行全面檢查,建立捕撈水產品證明和文件檢查相關制度,因此這也是我國出口水產品行業發展轉型的一個契機。”劉景景認為相關企業要借此契機完善出口水產品追溯體系,做好自捕和進口水產品原料進廠的驗收和登記工作,在確保質量安全的同時,還要注重并保證水產品來源合法。
“同時,還要警惕IUU法規成為貿易保護主義借口。”劉景景提醒說,歐盟IUU法規內容繁雜,有些方面還缺乏可操作性,如果被不適當的解釋、引用和延伸,很可能成為貿易保護主義的借口,因此“希望通過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在減少IUU法規沖擊的同時,防止以打擊IUU捕撈為名行貿易保護主義之實的事件發生”。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海洋捕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