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京“龍蝦門”事件后,本報記者跟蹤長沙小龍蝦生產、流通鏈并未發現明顯隱患 業內人士稱: 長沙無南京龍蝦
長沙蝦:我們與“龍蝦門”無關
南洞庭湖畔,漁民朱艷洲很早起床撈蝦,他說這里是野生蝦繁殖的樂土。
運蝦 鮮蝦運到長沙。
烹飪 長沙口味蝦制作很衛生。
烹飪 長沙口味蝦制作很衛生。
8月下旬,南京連續發生消費者食用小龍蝦罹患橫紋肌溶解癥事件。
宛如哪吒鬧海,一群小小的克氏鰲蝦,突然在餐桌上掀起一場風波。
湖南,我國三大產蝦地。長沙,口味蝦之都。理所當然受到波及。
小小的龍蝦,到底使出何種手段,讓食客們如此緊張?面對美食,可不可以動筷子?
本報記者赴原產地、監管部門、銷售市場,乃至口味蝦排檔,為您解析這場突如其來蝦災的背后實情。
【上篇·長沙調查】
南京“蝦”了長沙一大跳
湖南小龍蝦銷量驟降四成
銷量不提升,不往長沙運蝦了
8月29日晚,長沙最有名的六家口味蝦店的老板,一口氣感冒了4個。
圈內人打趣,他們的病,與逐漸變涼的天氣無關,而是被慢慢降低的小龍蝦銷量給逼出來的。
8月24日開始,長沙龍蝦銷量逐漸下滑。
8月23日前,南門口某餐飲店,每天要銷售三百多斤口味蝦。而9月2日晚,該店只賣了不到兩百斤,足足降了四成。
9月2日上午10時,西長街水產市場,市場一天的銷售接近尾聲。
趙雪峰的店面靠近街道里面,但絲毫不影響他的生意。“早一個星期,一天可以賣個400斤,現在最多200斤。”往前走幾步的甘老板因為店面不靠街邊,生意較差,但她也表示生意難做。“23日前至少能賣200斤,多時300斤,現在這幾天最多也就是100斤。”
而在原產地南洞庭湖的一處產蝦基地。產量每日降到了3000多斤。“現在我們的銷量不到以前的一半,每天的收入至少減半。”
8月23日、24日,10元-11元/斤。8月25日,14-15元/斤。到9月1日,價格又開始拉低。這是大個龍蝦、暴蝦在西長街水產市場的批發價格。
原本堅挺的龍蝦價格,隨著銷量的變化,不斷波動。
“如果銷量不提升,龍蝦賣不起價,就不會往長沙運蝦了。”益陽蝦商何義說。
半數消費者被“蝦”一跳
地處芙蓉廣場下的家樂福超市未見小龍蝦的蹤影。
負責媒體接待的客服前臺經理何龍告訴記者,家樂福超市的小龍蝦來自湘陰。超市從水產市場進貨必須確定供應商三證齊全,并且保證小龍蝦具有檢測證、產地證。
何龍表示,家樂福超市的小龍蝦銷量一直穩定在五十斤左右,價格也比較穩定。但從8月31日開始,超市內部已正式下發通知,停止向供應商要貨,不再出售小龍蝦。
9月1日下午,本報重點新聞報道組在華聲論壇上發起一項網絡調查——“小龍蝦安全感”讀者心理問卷調查,并在街頭隨機抽取不同年齡階段的市民,發放問卷。
從抽取的100名樣本數據中,記者發現市民“又愛又怕”小龍蝦。數據分析,90%的人表示吃過小龍蝦,并且“愛死這種美味了”。但是看了“龍蝦門”事件的報道,一半以上的市民聲稱,一點也不放心吃小龍蝦。
家住荷花路的王靚說,因為自己愛吃,媽媽每年都會買蝦親手做。但是今年夏天,不管媽媽刷得多干凈,她仍然吃得擔驚受怕,并強調,一定會在超市買蝦,“就算出事了也找得到人”。
【中篇·部門行動】
長沙小龍蝦將帶“出生證明”
防疫部門:
長沙小龍蝦將攜帶“出生證明”
在長沙小龍蝦市場風雨滿樓之際,相關政府監管部門迅速介入。
據長沙水產品防疫站站長毛棟告訴記者,目前已在長沙西長街、馬王堆、毛家橋三大水產市場抽取長沙小龍蝦樣本送檢。檢測內容集中在小龍蝦是否攜帶疫病和寄生蟲、是否有違禁藥物殘留、是否重金屬含量超標三大塊,從而最終確定小龍蝦到底能不能吃。
此外,毛站長還透露,目前長沙水產品防疫站正積極創建“食品溯源體系”,實現長沙超市、水產批發市場與湖南水產品養殖基地的產銷對接,爭取長沙每一只小龍蝦都具備“出生證明”。
作為小龍蝦市場最直接的監管負責人,毛站長十分肯定地對記者說,冰凍抵長的野生小龍蝦中,暫未發現草酸。
水產部門:
我省小龍蝦養殖環節不太可能出問題
“目前,我們還沒有接到有關‘問題小龍蝦’的投訴,建議你們采訪其他部門。”2日,長沙市疾控部門有關工作人員表示。
湖南省畜牧水產局漁業處相關負責人稱,湖南小龍蝦在養殖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可能性不大。湖南省畜牧水產局漁業處負責人介紹,湖南人工養殖的小龍蝦非常少,不到整個產量的5%,其他的都是江河湖泊自然生長的,即便是養殖的這一部分,也是采用仿生態狀態養殖方式,在生長環節出問題的可能性不大。“比如產自洞庭湖的小龍蝦,一直以來都是出口的重要產品,銷往世界各地。”這位負責人表示,國外的檢疫檢驗標準非常嚴格,能夠通過他們的檢驗,說明龍蝦的質量還是沒問題。
這位負責人還稱,為什么會出現“南京小龍蝦事件”?不排除他們的蝦源產地有化工、農藥污染等問題;其次,洗蝦粉的原因有待查明;第三,在烹飪過程中調料品是否存在問題;第四,小龍蝦是高蛋白食品,保鮮過程中是否出現問題等。
【下篇·鏈條調查】
記者直擊小龍蝦產業鏈:親訪養殖場、緊跟車運輸、蹲守加工場
多數純野生,未見洗蝦粉
35歲的漁民朱艷洲蹲在船頭,望著滿倉小龍蝦一臉焦慮。
岳陽市南洞庭湖九條溝,數千畝蘆葦蕩水面上,地籠星羅棋布,是洞庭湖野生龍蝦產地集中地之一。一周前,780公里外南京城的一場風波打破這里原有的寧靜。
這些爭議聲,龍蝦可聽不見,它們依舊張牙舞爪,踏上往各地的征程。9月1日,三湘華聲全媒體記者用文字、攝像、視頻,記錄蝦子流通的全過程。
【登蝦船】 湖水中野生,無人工投食
汨羅營田南洞庭湖畔,記者登上漁民葉志華的小漁船,往西航行10多里水路后,漁船進入蘆葦蕩。
一道道漁網和用來捕蝦的“地籠”浮標縱橫,蝦民們站在船頭一節節地“起籠”,這艘蝦船的船頭小倉已儲滿龍蝦。
“從早上6點鐘到現在,已經撈了大概150斤。”35歲的蝦民朱艷洲告訴記者,一般在茂盛水草、流動活水中生長的龍蝦較為干凈,個頭又大。而九條溝位于南洞庭湖與湘江交匯處,這里數千畝的蘆葦蕩是野生龍蝦生長和繁殖的樂土。
“幾乎所有的蝦子都是野生的,即使養也是將蝦苗直接放在蘆葦蕩里,任其自然生長。這跟那些用豆渣、臭魚等喂養出來的蝦完全不同。”朱艷洲說。
記者注意到,這里的湖水顯得有些黃濁,被捕撈上來的大個龍蝦重0.1斤,褐色外殼,大部分肚皮呈米白色,蝦尾須腳處覆蓋一層黑色的淤泥。
“嚴格來說,南洞庭湖水域的水質,環境指標是比較高的,野生水產,受水域污染的可能性比較小。”長沙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逛蝦市】 冰塊降溫,蝦子能活一周
1日下午4時,蝦民們會將打撈上來的小龍蝦送到汨羅營田碼頭,蝦販等在那里拿貨。
湘陰東塘鎮蝦販單立軍開著三輪車來裝小龍蝦。記者隨即趕往單立軍家中,他正將龍蝦分揀,將0.1斤的大個蝦子和一般蝦子直接分開裝箱。
記者對單立軍說,自己是一家夜宵城的工作人員,由于擔心“洗蝦粉”,特地趕往洞庭湖汨羅產蝦地考察進貨。單立軍一聽,樂了。“老板,你放心,我們絕對不會用什么洗蝦粉。”他拍著胸脯向記者表示,還說長沙多個蝦城的老板,每次直接從他這里拿貨。
“你們是怎么將活蝦運去長沙的?”記者問。單立軍解釋道,蝦子離水后也可以呼吸,但外界溫度不能太高,他們一般都在箱子上面放上冰塊降溫,這樣蝦子能活一個星期左右。
單立軍向記者透露,他平時能收幾千斤蝦,除了將一些大個龍蝦送到指定蝦城外,其余全部送到水產市場。
蝦子到市場后,立馬登記了貨源地。“我們要求,死蝦必須隨時進行處理,不得進入流通領域。”西長街水產市場負責人表示。
【洗蝦子】 未見洗蝦粉,全是手工清洗
南京“龍蝦門”事件后,有專家表示,“洗蝦粉”的主要成分極有可能只是草酸,而草酸在長沙各大化工商店和網站都是可以隨意出售的,也無需登記。資料顯示,草酸的酸性比醋酸強10000 倍,為無色透明結晶,會使人體內的酸堿度失去平衡,對人體危害很大。
9月1日,記者走訪南門口的多家化工商店。一家店子的銷售人員介紹,在他們店里的草酸分為兩種規格:1斤的瓶裝和50斤袋裝。瓶裝銷售價為10元,袋裝銷售價為175元。如果成批量購買,價格還可以更優惠。“草酸一般用來漂白和除銹。”銷售人員告訴記者,草酸的酸性很強,甚至還能用來洗廁所。不過被問到能否用來洗食品,這些銷售人員都強調,只能用在清潔污垢的用途上,不能洗食物。
9月1日凌晨兩點,記者來到西長街街口的馬路,停滿了運蝦貨車,蝦販討價還價,記者上前搭訕:“蝦子怎么洗的?”“是從汨羅拉過來的,洗蝦是老板的事。”蝦販說。
記者佯裝食客,對長沙位于八一橋、勞動路、火星鎮的多家夜宵店進行暗訪。清洗小龍蝦都是手工操作,但對于服務員是否戴手套、用刷子、清洗到什么程度,并沒有明確的標準。另外,監管部門表示,長沙口味蝦用的配料未發現大的質量問題。
記者了解到,近期長沙衛生監督等多部門曾對長沙各大集貿市場、小龍蝦餐館進行連續檢查,暫未發現小龍蝦身上有“洗蝦粉”附身。
小貼士
口味蝦是長沙夜宵的名品。最開始出現口味蝦,是在1995年。1998到1999年達到鼎盛時期。到如今已形成楊眼鏡、芙蓉蝦蟹城、單記、老梅園、辣不怕、不怕辣六大名店。從1995年以來,衛生部門沒有接到因吃龍蝦引起的群體性疾病。
【釋疑】
長沙沒有南京龍蝦
“南京龍蝦的銷售價格,比長沙高出整整一倍,因此,市場因素決定,南京龍蝦,不可能來長沙。”長沙馬王堆水產市場負責人介紹。
業內人士介紹,進入長沙食譜的龍蝦,主要有三個原產地,洞庭湖、鄱陽湖和洪湖。洪湖的蝦子質量最好,此時也正當季節。而洞庭湖的蝦子體積次之。洞庭湖的蝦源,最好的稱之為純暴蝦,每斤6個左右,基本用于外銷。次之為暴蝦,用于本地的純正口味蝦店。其次為中蝦、小蝦、咪咪。市民家里購買的多為后三者。
南京本地的產蝦,多為人工飼養的青皮蝦,而湖南本土野生龍蝦,顏色通紅,殼堅硬。
業內人士介紹,流行于江浙一帶的麻辣小龍蝦,有不切頭的做法,僅在背部劃一道口。而長沙口味蝦,掐頭去尾,還要劃掉腸子,相較之下,后者做法更衛生。
【記者手記】
龍蝦考驗吃的智慧
在辣椒炒肉放多少肉都要有標準的今天,我們沒有找到一則任何有關龍蝦的行業標準。甚至,連“死蝦”能不能吃,業內人士都有爭議。這就是龍蝦的命運,跟雞肋差不多。好在長沙的死蝦買賣黑市,也在此次“龍蝦門”事件后,幸運地被封掉了。
記者在網上做了一個有關龍蝦的民意調查,大部分的被測評者認為,部門監管缺位導致龍蝦事件的出現。他們都呼喚常態的檢測機制、公示機制。另外,他們要求,如果有的話,請馬上公布龍蝦致病的具體原因。龍蝦這次越界上位,它的一對“毒鰲”,考驗公眾吃的智慧,更考驗政府管吃的智慧。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