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坦桑尼亞是非洲東部的一個大國,首都達累斯薩拉姆位于印度洋邊,漁業資源非常豐富。魚市是坦桑尼亞老百姓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里的魚市就坐落在總統府隔壁,所在的道路也被命名為海洋路。
初入魚市,一股魚腥味就撲鼻而來,魚販們光著腳,忙碌地清理魚蝦內臟。看到我們進來,一些人就招呼我們買魚。那些魚有紅色的、藍色的、還有紫色的,擺在一起煞是好看。一位當地的華人朋友說,在達累斯薩拉姆,魚的種類繁多,像鸚鵡魚、石斑魚等,還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
但達累斯薩拉姆當地人吃魚的并不算多,更別說像海螺、貝類等海洋生物了,即使吃也只吃非洲鯽魚等顏色灰暗的魚,大量五顏六色的魚及各種螺、貝都被在那里的中國人買走了。這里的魚價格很低,在國內只有高檔餐館才能吃到的石斑魚、比目魚等,在達累斯薩拉姆的魚市里僅需3000坦桑尼亞先令(約十幾元人民幣)就可以買到一條。這里的魚市賣魚不稱重,只按條數計算,人們能用很低的價格挑個頭很大的石斑魚。在這里的魚市也不用擔心買到不新鮮的魚,達累斯薩拉姆屬于潮濕的熱帶氣候,魚不能在常溫下過夜保存,而在達累斯薩拉姆附近的海域就能方便地捕魚,魚販也沒必要去保存放了一天的陳魚。
華人朋友說,在達累斯薩拉姆生活,所有東西都賣的比中國貴,蔬菜、普通生活日用品的價格幾乎是北京的兩三倍,唯有魚價低得讓人吃驚。很多中國人為了省錢,天天買魚來吃,就像在國內吃菜;偶爾買些蔬菜吃,卻有在國內吃山珍海味的感覺。
坦桑尼亞人很難理解中國人這種什么都敢吃、什么都會吃的飲食習慣。一個黑人小伙子和我聊到吃紅色的魚時,一臉怪異的表情,他的眼神告訴我:他寧可餓著,也不會去吃那種恐怖的玩意兒。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