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吉麗羅非魚是由上海海洋大學選育,并于2010年2 月3 日經農業部公告確認的新品種。為探討耐鹽羅非魚吉麗的海水養殖模式,2009 年在電白冠利達科技生物養殖有限公司利用1000 畝鹽度20~25 之間的池塘,進行為期一年的吉麗羅非魚單養及與對蝦混養的試驗。初步探索了吉麗羅非魚海水單養及與對蝦混養兩種模式。
單養模式著重于開發利用廢棄對蝦池生產優質海水羅非魚的技術,研究海水環境中羅非魚放養規格、放養密度等對成活率、生長速度、養殖成本等的影響;混養模式著重于利用羅非魚作為生物調控者,研究其改良水質、改良底質、抑制有害細菌等作用的機理和效應,減少對蝦病害,提高對蝦的成活率和產量,最終提高蝦池的綜合養殖效益�,F將試驗結果進行介紹,以期為制訂吉麗羅非魚單養和與對蝦混養兩種模式的大面積推廣應用技術標準提供依據。
一、試驗準備
試驗的吉麗羅非魚魚苗于2009 年5 月由河北中捷國家級羅非魚良種場經天津空運到廣州,再汽車轉運到公司試驗基地。經過大約20 小時運輸后,魚苗體質有所減弱,將不同規格的魚苗分別放在兩個網箱(4m×1.5m×1.5m) 內暫養,以恢復體質,同時進行配合飼料適應性馴養。經7~15 天的強化培育,待魚苗體長達3~5㎝左右,攝食正常后,開始進行耐鹽馴化,分別馴化到試驗池塘所需鹽度,再投放到試驗池塘進行養殖試驗。
二、試驗設計
不同鹽度下魚蝦混養:選鹽度20‰、面積均為5畝的土池20 個,鹽度25‰、面積均為5 畝的土池20個。5 月10 日左右開始放養南美白對蝦苗,蝦苗放養密度為60000 尾/ 畝。待蝦苗情況穩定以后,5 月25日開始投放吉麗苗,放養密度為30 尾/ 畝,共投放魚苗6000 尾。
不同密度下魚蝦混養:選擇面積均為5 畝,鹽度20‰的土池24 個,按照每畝放養吉麗魚苗5 尾、10尾、20 尾、30 尾、40 尾、50 尾共6 個梯度投放魚苗,每個梯度4 個池塘。5 月20 日左右開始放養南美白對蝦苗,蝦苗放養密度為60000 尾/ 畝。待蝦苗情況穩定以后,6 月5 日開始投放吉麗苗,共投放魚苗3100 尾。試驗期間,投喂南美白對蝦飼料,日投飼量與相同放養密度的南美白對蝦專養塘正常投餌量一樣。其他日常管理包括水質監測與調控、換排水、病害控制等也與南美白對蝦專養塘一樣。每間隔30 天觀察魚蝦生長情況,直至排水收蝦。不同鹽度下吉麗魚單養:選擇4 個條件較好(注排水方便、餌料生物豐富) 的土池,總面積16 畝。設計20、25 兩個鹽度,每個鹽度設計放養密度為1500 尾/ 畝和2000 尾/ 畝兩個模式,共放養魚苗27000 尾。
單養試驗于5 月25 日開始投苗,飼養期間,每池每隔30 天隨機抽取30 尾魚,分別檢查測量體長和體重;記錄每天的投喂量和最后收獲的數量。
三、養殖技術
1、水質調控:“養魚即是養水”這是水產養殖生產的經驗之談,能否養出一池好水,是整個養殖管理過程的關鍵。水質調控參照南海水產研究所養殖用水調控技術,主要操作如下:①放苗前的清池消毒和肥水:池塘進水后,使用30~40ppm 茶籽餅殺滅野雜魚類,同時使用1.5 ~2ppm 敵百蟲殺滅野雜蝦蟹及其它甲殼動物,次日清除生物尸體,3 天后,使用10~15ppm 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對池塘水體進行消毒。漂白粉消毒后3~4天,開始施用肥料培養水色。老池塘:施用“單細胞藻類生長素”2~3 公斤/ 畝·米。新池塘:施用已發酵雞糞25~50 公斤/ 畝和“肥水師傅”2~3 公斤/畝·米。肥水后的當天或次日,施用1.5~2ppm“加強型利生素”或“利生活菌”調節水質。
②養殖過程中,根據池塘水色變化,追施浮游微藻營養素“單細胞藻類生長素”或“肥水師傅”,保持池塘水色穩定,使池水的透明度保持在30~40cm。定期施放芽孢桿菌降解代謝產物,每隔7~15 天追施0.5~1ppm“加強型利生素”或“利生活菌”降解代謝產物。
③鹽度:在養殖過程中,鹽度不要變化太大,如變化太大,生長速度會減慢,甚至導致羅非魚死亡。保持水體鹽度日變化在3 以內。
④溶解氧:3~7mg/L,雖然羅非魚可耐1mg/L以下的低氧,但是溶氧長時間低于3mg/L 時,魚的狀態將不太正常,容易發病。在池塘養殖中,水中的溶氧晝夜起伏,正常天氣情況下,溶氧最高點出現在中午2~3 時,上層的溶氧多處于過飽和狀態,最低點在凌晨3 點左右,但是如果水過深,池底白天也叫可出現缺氧現象。通過適時開啟增氧機來保證池塘溶氧的需要。
⑤水溫:生長溫度為15~32℃;適宜溫室度為26~32℃;最適為28~30℃。羅非魚長期處于12℃以下,易受凍致死。⑥氨氮:0.1~0.3mg/L,當氨氮過高(大于1mg/L)時,溶氧再高也沒用。
⑦pH 值:7.5~8.6,pH 值低于7.5 時,全池遍灑生石灰水調節。在養殖過程中,一定要保持水質的穩定性,換水時不要大排大灌,要少換多次,塘水和新水不要有太大的差異。
2、飼料及投喂:吉麗羅非魚的食性很廣,能吃食幾乎所有商品飼料,在池塘單養試驗中,投喂普通羅非魚膨化飼料,并培養好天然餌料(浮游植物以硅藻、綠藻為好,也能攝食藍藻類)。如果在20 分鐘內飼料不能吃完,那么下一次投喂減少或暫停,直到魚正常進食為止。在池塘邊設一飼料臺,飼料的投喂量應該以投餌的數據為基礎,并根據魚情動態、天氣情況、水溫、水質情況等作適當凋整。飼料的投喂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投喂太快會導致飼料的浪費和過多的污物,投喂太慢會導致種魚之間的爭斗,容易引起魚鰭和眼睛的損傷。另外,不正當的投喂方法會引起群體規格出現較大的差異。投喂開始時應快一點,然后減慢,并觀察魚的行為,一方面根據食欲適當增減飼料量,另一方面看魚是否有異常行為(如搖頭、浮頭、游泳不正常等)。每次投喂時間為15~30 分鐘,每次的投喂量以及魚的吃食情況要做好詳細記錄并保存。
飼料的投喂要做到“四定”,即定時:每天投喂4次,投喂的時間誤差不得超過30 分鐘;定點:在魚群經常出沒的地方設飼料臺作為投喂點,羅非魚通過馴化后,會全部到飼料臺攝食。隨著魚群的增大,飼料臺要逐漸擴展增大;定量:除了雨天、悶熱天氣、魚不正�;顒拥忍厥馇闆r外,每天的投飼量要相對穩定,隨著魚的生長,投飼量逐漸增加,不要相差很大;定質:飼料要保持好的質量,不要投有異味、變質的飼料,同時選定一個品牌的飼料后,除特殊情況外,不要隨意改投其它品牌的飼料。
3、病害防治:魚病防治是養魚生產中的重要環節之一,決定著養殖的成敗。在吉麗羅非魚海水養殖過程中,始終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通過凋節好水質,合理的飼養管理,增強了魚的體質,兩年的養殖示范都沒有使用魚藥,也沒有魚病發生。在飼養管理方面主要是定期在飼料中添加“利生添寶”和多種維生素來達到預防控病的效果。
四、試驗結果
1、不同鹽度混養
蝦塘于9 月下旬開始捕蝦,由于使用電捕技術,魚也同時被捕撈上來。鹽度20‰的池塘平均體重556克,收獲吉麗魚2672 斤,回捕率80%,折合畝產26.7 斤;25‰的池塘平均體重573 克,收獲吉麗魚2923 斤,回捕率85%,折合畝產29.2 斤。將捕撈上來的羅非魚轉入捕蝦后的閑置池塘中繼續飼養,至11月底開始銷售。
表1 不同鹽度混養池塘捕撈收獲平均結果
鹽度 |
魚體重 |
魚畝產量 |
魚回捕率 |
蝦畝產量 |
蝦回捕率 |
飼料系數 |
備注 |
20‰ |
556克 |
26.7斤 |
80% |
1037斤 |
76.8% |
1.32 |
排塘4口 |
25‰ |
573克 |
29.2斤 |
85% |
1106斤 |
80.7% |
1.29 |
排塘3口 |
2、不同密度混養
蝦塘于9 月下旬至10 月上旬開始捕蝦,由于使用電捕技術,魚也同時被捕撈上來。將捕撈上來的羅非魚轉入捕蝦后的閑置池塘中繼續飼養,至11 月底開始銷售。收獲結果如下表所示。
表2 不同密度混養池塘捕撈收獲平均結果
放養密度 |
魚體重 |
魚畝產量 |
魚回捕率 |
蝦畝產量 |
蝦回捕率 |
飼料系數 |
備注 |
5尾/畝 |
585克 |
4斤 |
75% |
998斤 |
67.8% |
1.36 |
排塘1口 |
10尾/畝 |
582克 |
12斤 |
100% |
1243斤 |
78.7% |
1.25 |
|
20尾/畝 |
574克 |
17斤 |
75% |
1026斤 |
68.4% |
1.37 |
排塘1口 |
30尾/畝 |
563克 |
34斤 |
100% |
1236斤 |
78.2% |
1.28 |
|
40尾/畝 |
532克 |
42斤 |
99% |
1184斤 |
69.1% |
1.31 |
|
50尾/畝 |
506克 |
38斤 |
75% |
1056斤 |
61.6% |
1.41 |
排塘1口 |
3、不同鹽度下單養
11 月底開始陸續捕撈上市,共收獲吉麗魚25332斤,折合畝產1583 斤。最大個體重雌763 克,雄835克。捕撈結果如表3。
表3 不同鹽度下單養試驗收獲情況
池號 |
面積 |
鹽度 |
放養密度 |
收獲規格 |
池塘產量 |
回捕率 |
901 |
3畝 |
20‰ |
2000尾/畝 |
603克 |
5582斤 |
77% |
902 |
5畝 |
20‰ |
1500尾/畝 |
598克 |
7921斤 |
88% |
1001 |
3畝 |
25‰ |
2000尾/畝 |
457克 |
4756斤 |
87% |
1002 |
5畝 |
25‰ |
1500尾/畝 |
532克 |
7073斤 |
89% |
三、分析討論
1、魚蝦混養試驗
試驗以蝦為主要養殖對象袁由于蝦的養殖周期一般為80至120 天袁直接影響到魚的生長遙且蝦病害流行廣,雖然不直接傳染到魚袁一旦蝦池發病袁基本是無藥可醫,最后做排塘處理袁導致混養魚的回捕率低遙但我們從養殖成功的蝦池獲得魚的回捕率都在99%以上遙本次混養試驗,對于提高蝦池的效益是明顯的;對于吉麗羅非魚作為生物調控者,改良水質、底質、抑制有害細菌、減少對蝦病害的研究袁由于受到時間和條件的限制袁有待進一步深入。
2、單養試驗
吉麗羅非魚能適應惡劣的環境袁在水體pH 降到6.5和低溶氧的情況下都能生存袁可充分利用廢棄和新開挖的池塘進行養殖袁經濟效益顯著遙但此魚不耐低溫袁在11 月中旬強冷空氣的襲擊下袁水溫降到12益時袁出現凍傷而死魚現象袁直接影響了單養試驗的回捕率。
3、銷售情況
試驗結束后的吉麗羅非魚于2009 年底即上市銷售。由于其肉質鮮嫩,口感獨特袁非常受消費者歡迎。該魚出塘單價13 元人民幣/斤袁12 月在深圳凱賓斯基酒店特價銷售78 元/斤袁當天就銷售了四百多斤。
4、前景分析
通過我公司的養殖試驗袁以及銷售情況可以看出,耐鹽新品種吉麗羅非魚非常適合在我國南方海水池塘進行魚蝦混養或單養袁而且魚蝦混養模式在提高傳統土池養蝦效益方面效果良好袁另外袁吉麗羅非魚的肉質和口感上層袁市場行情看好袁因而具有非常好的養殖推廣價值和市場前景。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