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縣因地制宜發展陸基生態養殖業,積極引進推廣工廠化陸基循環水養殖新技術,將陸基高位池養殖作為全縣漁業產業發展新的增長點,推動傳統水產養殖業轉型升級,以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不斷拓寬群眾致富新路子,讓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走出一條綠色養殖新路,實現養殖產業和綠色發展雙贏。
日前,記者走進位于金雞鎮交口村的藤縣鑫豐水產養殖場看到,一個個整齊分布的圓形大桶魚池映入眼簾,養殖場的管理人員正往魚池里投放魚料,一把把餌料輕灑下來,成群的魚兒爭相覓食,濺起片片水花,爭相搶食,好不熱鬧。
藤縣鑫豐水產養殖場技術員 羅開良:
我們養殖基地目前有41個魚桶,都是十米直徑,每個圓桶的水有80-90立方,每一個池投苗5千尾。按目前行情,一個池有4萬元的經濟效益。
據了解,該養殖場注冊成立于2022年8月26日,養殖基地現有生產管理用房300平方米,廠房4500平方米,尾水處理系統500平方米,帶動周邊農戶36戶。該基地應用養殖尾水生化處理技術,由微濾機對養殖尾水進行過濾,經曝氣池進行曝氣處理后再進入生化處理池,經硝化細菌將水體中氨氮及亞硝酸鹽降解后進行重復利用,達到養殖尾水零排放。2022年,鑫豐水產養殖場被選為農技推廣示范基地。
工廠化陸基循環水養殖是我縣近年來推廣的一種新型高效水產養殖模式,具有集約化程度高、占地少、水資源利用率高、養殖環境可控等優點,是一種對環境友好的生態養殖模式。該養殖模式日常管理十分便捷,能節省大量的人工成本,其苗種放養密度較大,一個池子的產量可達5000斤以上,相當于傳統魚塘養殖2畝的產量。發展工廠化陸基循環水養殖模式,提高了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破解了水產養殖持續發展的空間約束困境。到目前為止,我縣發展工廠化陸基循環水養殖生產的經營主體有6家,建成并投產養殖池150個,拓展養殖空間2.1萬立方米。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技術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