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增城三江養殖戶老黎魚塘里的魚浮頭了,他擔心會有其他問題,找來了佛山市金浦飼料實業有限公司水產技術服務部經理張勝國幫他看看。
5月21日那天,增城已經連續下雨快1個月,張勝國到達老黎魚塘的時候,剛剛下過一場大雨,而且還沒有完全停。他看了看增氧機附近的魚,又看了下魚塘水質。“不要太擔心,我看浮頭不是很厲害,堅持開增氧機,配好‘粒粒氧’。”
雖然近期多數羅非魚發病的情況不多,但是張勝國表示,6月份天氣應該會好轉,羅非魚的發病率可能就會上升。張勝國告訴記者,天氣好轉后,養殖戶投喂量會增加,加上各地投苗密度普遍增加,鏈球菌病很可能暴發。
其實張勝國的擔心并非多余,據記者了解,近期天氣轉晴,突然升溫,在湛江、茂名等局部地區已經出現了少量羅非魚發病死亡的現象。主要原因是因為天氣好轉,養殖戶加足投料,魚攝食增加而引發的腸胃炎。“病魚多為6兩左右規格的越冬魚,越冬及2-3月份持續低溫陰雨,魚攝食少,天氣穩定后,養殖戶加大投料,導致魚的腸道撐大,腸壁變脆。”有業內人士預測,腸胃炎的情況在6月份將會繼續增多。
而早在年初,廣州市五龍崗水產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梁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對此表示擔憂,他提到,今年有一部分養殖戶抱著要“博一下”的心態,放大規格的苗種,提高飼料檔次,增加魚的生長速度,以期7月份賣魚能有個好價錢。梁聰認為這樣做風險很大,因為魚在這樣的生長強度下,高溫季節很容易發病。目前出現的病害情況,或許也已經應證了這一預測。
那么為了盡可能的避免高溫時羅非魚大面積發病,養殖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飼料投喂上應該如何制定合理的投料方案?
廣州市德權漁業發展有限公司水產工程師余明海建議養殖戶要合理投喂。“3兩以下規格控制投喂率為3-3.5%,3兩以上投喂率控制在1.5-2.0%;同時,盡量選擇高檔膨化飼料,這樣消化吸收利用率比較高;每周停料一天,每月使用微生態制劑調水2-3次,每月1-2次使用保肝利膽中藥和維生素拌料內服,每次3天。”
對于早期發病的羅非魚,張勝國建議養殖戶首先通過消毒、調水等方式改善水體環境,然后在飼料中拌喂抗菌藥物復苯尼考(20毫克/千克魚體重)、三黃粉(護肝藥物)以及維生素C(抗應激)。“除了這些技術細節,我倒希望養殖戶不要太盲目投料,保證魚的健康很關鍵。”
此外,臺山寶路水產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紀東衛還建議養殖戶養6兩上的小規格魚,在8月時起捕出售,避開高溫。同時6月份投苗標粗,8月份過塘,年底干塘。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技術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