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水產養殖苗種春放工作又將開始,漁民朋友們在放養苗種時,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幾個環節。
池塘清整改造不能忽視。選擇晴好天氣徹底干塘,干塘2~3天后,開始清理底泥,保留底泥10~15厘米。清出的底泥可堆放在池埂外側,作為種植飼料植物的基肥。池塘底泥清理完成后,按照“小池改大池,淺池改深池,死水池改活水池,漏水池改保水池”的原則對池塘進行修整,平整塘底,加高加固池埂,維修進排水渠、投餌架等輔助設施。池塘清整改造完成后,曝曬塘底15天以上,以殺滅部分病菌及寄生蟲。
池塘消毒非常重要。在苗種放養前7~10天,選擇晴好天氣進行消毒。可以干法消毒也可以帶水消毒,干法消毒每畝用生石灰75~100公斤或漂白粉3~4公斤加水溶解,全池均勻潑灑并曝曬幾日;帶水消毒按水深1米每畝用生石灰125~150公斤或漂白粉10~12公斤溶化后全池均勻潑灑,潑灑時要到邊到位,不留死角。
調節好池塘水質是關鍵。俗話說“養魚先養水”,無論養魚、養蝦還是養蟹,首先保證有新鮮充足的水源,并根據養殖品種和季節的需求適時肥水,培育好基礎餌料,調節好水深、水色、水質。苗種放養前要施用基肥培育基礎餌料,基肥以發酵并消毒的人畜糞肥為主,施用量根據池塘底質和池塘條件而定。池塘消毒5天后,將池塘水加滿,每畝施用發酵并消毒的人畜糞肥400~600公斤,可直接遍灑。苗種放養后,根據苗種生長情況和水色及時追肥,可用化肥或生物肥料追肥培水。
選擇好優質苗種是保證。苗種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到養殖的成敗,在選購苗種時必須把握好苗種質量,要多觀察、多了解苗種的規格、體質、色澤、活力和相應的群體特征,必要時要進行苗種檢測。苗種放養要把握時機,選擇晴好天氣放養;品種選擇和放養密度要根據市場情況、池塘條件和養殖管理水平靈活掌握,混放密養要合理;放養的苗種最好是同一來源,并且規格整齊、體格健壯、體色鮮明、健康活潑、無病無傷;魚種放養前還須要消毒,可以用3%~5%漂白粉或硫酸銅8毫克/升浸洗魚種10~15分鐘。
管理及時到位不能放松。苗種放養后要適時投餌,早開食、早適應、早生長。選擇投喂的飼料要營養全面、配方科學,最好是從有資質的、品牌飼料生產廠家購買,飼料中蛋白質含量要適中。苗種培育要堅持定時、定點投喂,投喂次數可根據天氣、水溫、水質及魚種吃食等情況靈活掌握,適量投餌。養殖中要及時觀察苗種生長活動情況,監測池塘水質理化因子,注意調節餌料投喂品種數量,加強病害防治和養殖設施檢修等,確保各項養殖管理措施到位。(市水產技術推廣站李微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