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即使四大家魚行情連續低迷,只有極少部分養殖戶賺到錢,而大部分養殖戶虧損的原因往往是在于產量跟不上,行情只是一小部分原因。行情不好也有人賺錢,行情再好也有人賠錢。我們不能控制飼料的價格,但是我們能做到提高產量,保證品質,可以做的比別人更好一籌。例如,以前河蟹價格看規格,現在河蟹價格更加取決于其品質的高低。所以我們只有先把產量、規格、品質做到位,然后根據市場行情變化抓住機會適時出售,不是等到行情好了我們再去想把魚養好。
以前常說的“肥活嫩爽”,已經不符合現在養殖高產、超高產的生產方式,如果單方面的肥水培養養殖水體中的藻類即可以達到高產高效那還是需要一段距離的,如果要想真的達到高產,在我們的養殖過程中就需要定期科學的培養養殖水體中的有益菌,養殖水體中均衡的有益菌群不僅能夠凈化底質、改善養殖水環境,同時還能預防養殖動物疾病發生,對魚、蝦、蟹等養殖動物的腸道消化功能有很大的提高和改善;為進一步達到超高產,則需要一系列的手段,不斷提高蛋白的二次轉化率,提供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和氧氣。打個比方,一畝的水體,假如有一千斤蝦,我們主要的增氧能力可以靠藻類來維持,這個時候藻類多了,有利于維持水體的穩定,但是如果這個時候有6000斤蝦,我們靠藻類產氧已經很難滿足了,這個時候主要靠增氧機來產氧,還有蝦多了,水體的代謝產物必然很多,我們靠什么來分解?這個時候就要靠菌了,所以‘低產培藻,高產培菌’是我們水產養殖不變的規律。
我們都知道養魚先養水,養水先養底,“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即水土決定生態系統---養殖動物(魚和蝦)和環境動物(細菌和藻類),環境因素包括氣候條件和水質屬性,而水質屬性又由地質屬性所決定。所以養魚先養水,養水先養泥。”。如果池塘是一個茶壺,池塘底泥就是茶葉,池塘的水本質上就是池塘土壤浸出液。與陸生植物一樣,池塘養殖業存在著連作的障礙,池塘土壤在休耕期間如果修復不當,下一季的養殖將難以為續,土壤的退化將制約著池塘養殖可持續發展,因此要做好池塘底部管理。做好底泥管理可以釋放微量元素,保持底泥活性,提高池塘生產力,保持池塘底泥處于氧化狀態至關重要。
華中地區四大家魚養殖現狀:草魚基本上能保本(苗種、飼料、塘租、魚藥、肥料的開支),真正賺錢的是在池塘套養的其他養殖品種(花白鰱、鯉鯽魚)。下面是一組湖北洪湖地區客戶的數據:
養殖戶數據
因此,想要養好魚,就必須調好水、改好底;定期使用“水博士+強效底凈”能很好調水穩水,解除水體中的毒素,提高魚體的吃食率,氧化分解水中的殘餌糞便,加快物質轉化,減少耗氧因子。
想要提高產量,就必須管好底、補好菌;定期使用底泥管理專家“強效底凈”做好池底的管理,保持池塘底部處于氧化狀態,高效凈化水體以及維持有效生物種群和防治病原微生物滋生。及時向水體補充有益菌,讓有益菌成為水中優勢菌落,控制有害菌的繁殖。有益菌還能分解水中的殘餌糞便、將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供藻類生長和花白鰱吸收。
在以往的舊養殖模式下,高產的時候,氧份往往足夠充足了;隨著養殖密度的增大,養殖技術的優化,高產的時候不在是溶氧充足了,更多是解決營養和代謝產物方面,菌類剛好在這兩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所以菌類就成了提高養殖池塘生產力的瓶頸。
我們只有走向高產、高質的養殖,才能適應市場行情的發展。在行情低迷時抓住機會適時出售,搶占先機;在行情好的情況下,同等其他養殖戶我們擁有高產、高質的保證又比別人更高一籌,穩定先機。如果我們擁有了高產、高質的養殖,你還在為養殖行情擔心嗎?
作者:北京水世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吳興炳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技術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