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網箱養魚是近年來廣西玉林市容縣新興的一種養魚方式,吸引了部分返鄉農民工加入到網箱養魚行列中。容縣楊梅鎮四端村的何海波就是其中之一。
何海波在廣東打了十多年的工,去年回到家鄉搞起網箱養魚。何海波的網箱養魚就設在家門口,因為楊梅河就從家門前流過,他充分利用這一優勢資源,去年年頭開始養魚,當年就有了收成。今年以來他已賣了8000斤魚,收入8萬元。內行的人都知道,養魚的收獲期都是比較長的,一般都要一兩年的時間。那何海波的養魚場為何那么快就有收獲了呢?原來,他采用以短養的模式進行養殖。何海波目前共有18個網箱,分別養有草魚、鯉魚、鯰魚、斑魚、黃骨魚、羅非魚等品種。羅非魚是一種快長的魚類,四個多月就可以出售了。
采訪中,筆者了解到何海波在廣東打工做的是機械行業,為什么一回來就選擇養魚呢?原來,他打工前就養過魚,那時是利用魚塘養魚。選擇網箱養魚他說看中環保魚的市場前景。現在他主要定點銷售給固定飯店,以打響環保魚的品牌。
網箱養魚戶何海波:“考慮到我們本地方,就地取材,本地方有這個條件。銷路主要是:一個是附近鄉村、識熟的朋友;另一個是農莊、酒店。我保證質量提供給他(們)。掌握這個技術后我再發展農戶擴大(規模),本身我自己也擴大(規模)。”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