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日前養殖戶們反映,今年養殖的大彈涂魚發病、死亡現象比往年多,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大彈涂魚病死增多呢?
據寧德市漁業協會會長介紹,今年養殖大彈涂魚出現病死現象增多的主要原因:苗種的規格太小,隨著閩東大彈涂魚養殖面積的擴大,苗種需求量急增,為解決苗種問題,各自從我國沿海各省進苗,苗種質量存在雜、亂、差現象。霞浦縣有一家從浙江買苗,竟是10毫米多的“白苗”,經過長途運輸后入池清點時就已死了25%至30%,余下的也是“奄奄一息”。今年多次臺風的侵襲,雨水攜帶著污水,沖擊大彈涂魚池塘,污染的水質讓魚發病。此外,投餌、施肥不當或過量導致底質、水質變壞,也容易使魚發病。
如何防治養殖大彈涂魚病害呢?業內人士認為,放苗前,池塘要經過徹底“消毒”,每畝可用100公斤生石灰化水趁熱兌水遍灑,曝曬一天后,攪拌底泥,并加水培養硅藻后再放苗。要注意提高投放苗種的規格與質量,遠途運來的苗種要進行專池暫養后再投放。發現死魚應及時撈出,防止污染養殖池的水質和底質,而使疫情擴散。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