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形鯧鲹是高級食用海水魚,生長速度快,養殖半年多可達500克。市場上400克以上每千克售價25~35元,是近年來新興的一個養殖品種。我們于2005年7月首次在廣東湛江用深水網箱進行養殖試驗,現將卵形鯧鲹養殖技術總結如下:
一、網箱條件
1.海區選擇深水網箱養殖卵形鯧鲹的海區選擇非常重要,卵形鯧鲹為暖水性洄游魚類,海區最好選擇在有淡水注入的海區,如越冬需考慮海區最低水溫。網箱底距離海底以最低潮位計,以2米左右為宜,風浪平靜,交通便利。本試驗選在湛江特呈島東南海域,該海域水深8~12米,鹽度20~28,潮流性質為不正規半日潮,流速在0.85米/秒以內。
2.網箱設置深水網箱為圓型,網箱直徑13米,網深6米,深水網箱4個為一組,網箱間距10米,網衣圓臺形,網箱底部用水泥塊作為沉子。本試驗選用Ⅳ-2號深水網箱,養殖水體約500立方米。
二、魚種放養
1.網箱準備魚種放養前1天將洗凈消毒后檢查無破損的網衣系掛于網箱框架上,并潛水對網箱錨泊系統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網衣水面部分內側加掛密圍網,以防浮性餌料隨潮流流失。
2.魚種放養本試驗于2005年7月17日放苗,苗種來源于海南陵水新村港,規格為7~9厘米,平均體重為16.8克,苗下箱前用淡水浸泡消毒。共投放苗種30000尾,放養密度為60尾/立方米。
三、飼養管理
1.飼料投喂本試驗采用卵形鯧鲹專用飼料投喂。放苗兩個小時后即進行投喂,日投3次,具體為5∶30~6∶30、11∶30~12∶30、17∶30~18∶30。投餌量按魚體規格而定:100克以下為魚體重的4%~6%;100~300克為魚體重的3%~4%;300克以上為魚體重的2%~3%。根據氣候、水質、潮流等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投餌時間和投餌量。
2.日常管理為防止逃魚,要經常對網箱進行檢查。在臺風過后,檢查網箱有無破損、逃魚的現象發生。網箱下海一段時間,有污損生物附著在網箱主浮管和網衣上,要及時清除或換網。每天要對水溫、鹽度,魚攝食情況,死魚情況,天氣、潮流變化情況,魚病情況等作詳細的記錄。
四、疾病防治
魚病是影響卵形鯧鰉成活率的主要因素,由于深水網箱養殖放養密度大,一旦魚發病,交叉感染速度快,病情難以控制,易造成批量死亡。因此平時要做好預防工作,發現魚病要及時治療。
本試驗過程中主要有腸炎病和肝腎綜合癥。腸炎病預防為每兩周在餌料內添加大蒜素3~5克/千克作藥餌投喂,連喂兩天。肝腎綜合癥預防以減少餌料量、減餐等方法進行,治療可內服"魚肝寧"和多維等。另需注意網衣和圍網因受潮流漂移時對魚體的影響。
五、試驗結果
本試驗從2005年7月17日投苗,11月14日收網起魚,養殖周期118天,共起鮮魚29020尾,平均規格為430克/尾,共重12479千克,每立方米產魚24.9千克。餌料系數為1.95。平均成活率為96.7%。
六、小結
1.試驗全過程水溫在24~32℃之間,只有10月下旬以后水溫才降至30℃以下,卵形鯧鲹的生長適溫為22~33℃,如在3月底或4月初投放越冬苗,在湛江海區可養殖兩季,養殖效益更佳。
2.廣東沿海-10米等深線以內的養殖水域已處于飽和狀態,在陸源污染和養殖自身污染的雙重夾擊下,養殖環境日益惡化;10~20米深淺海面積有1.37萬平方公里,目前開發幾乎為零,本試驗全程投喂浮性配合飼料,加之養殖海域水質條件較好,且極少用藥,商品魚全部冰凍出口,因此用深水網箱養殖周期較短的卵形鯧鲹,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技術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