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魚塘條件:面積2-5畝,水深1.5米以上,每1-3畝配置一臺養鰻用水車式增氧機,有防逃設施。有豐富新鮮水源。
2.水質:酸堿度6.5-7.5,水中溶氧3毫/升以上,高溫,高密度時加深池水。
3.放養密度:3厘米魚苗,每畝12000-15000尾;5-7厘米魚苗,每畝8000-12000尾;10厘米以上魚苗,每畝6000-10000尾。每畝套養0.3斤以上鳙魚30-50尾,0.5公斤以上鰱魚10-20尾。
4、魚病預防:放苗入塘前,用3%-5%鹽水浸浴3-5分鐘,或0.5‰高錳酸鉀或0.5‰痢特靈浸浴消毒。
清塘時用生石灰100公斤/畝消毒,平常用小蘇打(碳酸氫鈉)調節酸堿度,用量每畝1米以上水深用為0.5斤,每20-30天1次。養成期,每15-20天用氯制劑消毒水體,預防疾病。
5、餌料投喂:10厘米以下魚苗培育,魚花以肥水下塘最佳,經1-2天后在岸邊潑灑鰻料漿,過3-5天后,在塘內一邊或兩邊每隔5-6米用塑料板作食臺,將鰻料(團狀)或紅蟲置于臺上,食臺設在水面下20-30厘米,讓魚讓自由采食。隨著魚體增長,逐漸減少食臺,食臺上餌料一次不宜過多,每日喂5-8次。10厘米以上至上市階段全程使用塘虱膨化料,可取得理想效果。
本地塘虱喜陰、怕光,所以最好在上午8:30之前投喂,下午在18:00左右投喂,一日2-3次;每次以20-30分鐘吃完為準。每尾體重50克以下,投料量為體重的5%-8%,每尾體重50克以上為3%-5%。上午用料占全天的60%-65%,下午占全天的35%-40%,以利于魚更充分消化吸收。
6、注意事項:本地塘虱屬暖水性魚類,最適生度溫度25-30℃,當水溫高于32℃時,易引起暴發性魚病,應引起特別注意。在6-9月份,氣溫高、太陽猛烈時,中午1:00-3:00時,連續或間斷開增氧機1-3小時,以利于增氧、調水和降低水溫,這是養殖本地塘虱增產和防病的重要措施。
在養殖中后期,可在池塘中圈養占池面積5%-10%的水葫蘆。每10-15天,上午或中午加注新鮮水10-30厘米。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技術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