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鯉形目、鯉科、魚句亞科,俗稱麻花魚骨、雞蝦。其身體較長,前端寬厚,后段側扁,頭中等大,眼大,吻端突出,體色灰褐或淡黃,全身有許多小黑色斑點,側線上有7個~14個黑斑,主要分布于長江流域的江河、湖泊、水庫中,棲息在水體的中下層,最大個體可達2公斤,是一種經濟價值很高的中小型魚類。該魚具有體形優美、食性雜、適應性強、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市場俏銷等優點。
1.池塘要求 面積以5330平方米左右,水深2米~2.5米為宜。要求水源充足,水質良好,進水和排水方便。放養前15天,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200公斤~250公斤帶水清塘消毒,消毒4天后施有機肥400公斤左右,另加碳酸氫銨20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培育餌料生物。
2.魚種放養 選擇無傷無病,體質健壯,規格整齊的隔年花魚骨魚種,于早春季節的晴天放養。每667平方米放大規格花魚骨魚種1200尾~1500尾,并搭配尾重50克的鳊魚120尾、300克的白鰱80尾~100尾和少量小規格的肉食性魚類,切忌放養鯉魚、鯽魚和草魚等爭食能力強的魚,以免與花魚骨爭食。魚種放養時用3%~4%食鹽水浸洗5分鐘左右。
3.飼料投喂 采取以投喂人工配合飼料為主,施肥培養浮游生物為輔的喂養方法。飼料配方為:豆餅30%,菜餅40%,芝麻餅或花生餅15%,魚粉5%,面粉10%,將以上幾種原料混勻后加適量水拌和成面團或制成軟顆粒飼料投放在餌料臺上。餌料臺可用長5米、寬3米的密眼網布制成,用竹竿或木樁固定在魚池中部,網布離水面的深度為0.8米~1.2米,數量視池塘大小而定,一般每2600平方米設置1個食臺。日投飼2次,時間分別在上午10時和下午5時,水溫15℃~20℃時日投喂量為魚體重的1%,20℃~25℃為1.5%,25℃以上為2%。在投喂飼料的同時,還要注意施肥,以保持池水中浮游生物繁盛不衰。當水色開始變淡時,每667平方米要及時追施有機肥50公斤~80公斤、碳酸氫銨4公斤、過磷酸鈣2公斤,池水透明度保持30厘米~40厘米。飼養過程中,可進行輪捕輪放,始終保持池魚的合理密度。花魚骨從魚苗至性成熟(體重250克~300克)前生長速度極快,因此可將其起捕的個體重定在250克左右,以提高養殖產量和經濟效益。
4.日常管理 堅持每天巡塘,觀察水質和魚活動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調節池水pH值在7.2~8.2之間,可每月施生石灰二三次,每次每立方米水體施用量為15克~20克,化水全池均勻潑灑;經常加注新水,高溫季節加深池水至最高水位,以保持良好的水質,增加水中溶氧,防止泛塘死魚;合理使用增氧機,除魚類浮頭應及時開機外,還須做到晴天中午開機1小時~2小時,加速上下水層對流。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技術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