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塘的基本條件
羅非魚(奧尼魚)對環境的適應性較強,但池塘條件差不利于魚的生長,因此,應選擇具有良好水源、無污染、進排水方便、水中餌料生物豐富的地域建池。池塘的面積從1畝到幾十畝均可。
二、放養前的準備
1.整池清塘
老池塘在放養前應排干塘水,曝曬7天以上。并在曬池期間修補池邊,加固堤埂。曬塘后,在池塘四周挖幾個小坑,將生石灰倒入坑內,加水溶化,不待冷卻即將石灰漿向池中均勻潑灑。干池清塘生石灰用量為60公斤/畝~75公斤/畝,帶水清塘時生石灰濃度為225ppm。
2.肥塘
清塘后7天左右,待藥物毒性消失,用60目篩絹網過濾加水70厘米~80厘米,每畝施有機肥300公斤~400公斤,隨水色轉濃逐漸加水至1米。魚種入池后,隨水溫升高和魚體長大,逐步加到池塘最大蓄水深度。
三、魚種放養
選擇體表光滑、無損傷、無病態的魚種放養,為便于養成期間飼養管理,要求放養規格整齊的魚種,放養時用鹽水消毒。主養羅非魚的魚塘,每畝放養越冬魚種1000尾或夏花1000尾,搭配4寸/尾的鰱、鳙魚各200尾。
盡管奧尼魚的雄性率較高,但不可能達到100%,加上其在繁育過程中不使用任何激素進行控制,因此,過冬魚種下塘養殖1個月后,很可能會出現產仔現象,為了提高飼料利用率獲得比較整齊的成魚出池規格,過冬魚放養池每畝應配養兇猛魚20尾~30尾,如烏鱧、大口鯰等。
四、飼養管理
1.投飼
在塘中設置2個餌料臺。在夏花魚苗下塘的前10天,由于池塘有大量的浮游生物,因此不投喂任何飼料;過冬魚種下塘后第3天即可投喂。放養10天后至魚體重 100克/尾以前,每天投喂3次,剛開始時沿塘四周均勻投喂,以后每天逐步縮小投料范圍,并向餌料臺處移動,1周后,魚便集中到餌料臺處取食,此時定點在餌料臺處投喂,投喂時間為每天的8點30分、12點30分、5點30分,日投喂量為魚體重的6%~8%;當魚生長到100克/尾以后,每天投喂2次,投喂時間為每天的8點30分和17點30分。日投喂量為魚體重的2%~4%,投喂量由專人負責稱量并記錄,同時,在每餐投喂后1小時檢查餌料臺的餌料剩余情況,再結合水質、天氣等情況調整每餐的投喂量。為獲取更為全面的營養并使奧尼魚保持旺盛的食欲,建議購買兩種以上飼料進行交叉投喂。
2.水質調控
在魚苗投放后1周內,保持水位不變,以后每天增加水位5厘米,直至水深達到150厘米左右,以后每隔15天~20天加換新水10%~15%;使透明度保持在 30厘米~25厘米;每隔20天施放1次生石灰,用量為10ppm~15ppm,使池水pH值始終保持在7.5~8.5之間;在魚苗投放2周后,向池中移植紫背浮萍,覆蓋池水面20%。
3.其他
每天早、晚塘巡兩次,觀察池塘有無滲漏及魚的活動等情況。此外,特殊情況(如遇悶熱、下雨前氣壓低時)應加注新水或采取其他措施增氧。
五、疾病預防
魚種下塘前徹底清塘消毒。過冬魚種入池時用0.4%食鹽溶液浸泡魚體10分鐘~15分鐘,殺滅魚體表和鰓上的寄生蟲和細菌。每隔1個月左右用1ppm漂白粉或適量(根據池水pH值確定)生石灰進行全池消毒。每20天用大黃、黃連、大蒜等中草藥制成藥餌投喂,可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技術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