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9月初,各個海域和水域開始陸續解禁,伏休期結束,開始進行捕撈,水產品上市量加大,9月17日上市的陽澄湖大閘蟹更是引爆了全國螃蟹市場,全國各地出現“一蟹難求”的現象,網購陽澄湖大閘蟹,專賣店大閘蟹價格不斷上漲,預訂火爆,仍然擋不住人們吃蟹的熱情。據統計,今年陽澄湖大閘蟹價格較去年上漲三成左右,產量為2000噸左右。但是,也出現了“紙螃蟹”質量難以保證的問題。陽澄湖大閘蟹作為較為有代表性的水產品,可以看出我國目前水產品市場在質量和安全問題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水產品雖不是大眾消費的主流食品,和豬肉不能相提并論,但是,也受到很多消費者的喜愛,特別是在今年,豬肉價格飛漲的情況下,很多消費者轉移自己的目光,逐漸將興趣轉向了水產品市場,用替代的方式 解饞。
水產品雖不是特別大眾化的產品,但其地位也不可小視,在我國,特別是南方地區,銷量還是特別可觀的,而水產品的優勢所在,就是一個“鮮”字,再者,營養價值豐富,對于小孩和老人是不錯的選擇。可是,水產品要吃個“鮮”卻是不容易的,因為,水產離開水存貨時間并不長,水產品死后,并會逐漸失去原來的鮮美,令其大打折扣。
隨著生產水平的提高,工藝的純熟,越來越多的水產品采取了包裝銷售的方式,在保留營養價值的同時,又能將鮮味盡可能的留住,可是,在這個基礎上,可能被人們忽視了一個更為重要的問題,就是在這些包裝的水產品中,衛生安全問題有沒有做到位?有沒有采取先進的消毒滅菌方式對水產品加工環節進行有效的滅菌?
而傳統的在包裝罐中加入防腐劑的方式顯然已經過時,國家也對這個方面越發的要求嚴格,添加劑的管理越來越規范,使得這種傳統的消毒滅菌已經不再那么適用,在水產品加工環節的消毒滅菌需要“新鮮血液”的注入。
目前已經被很多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采用的動態消毒滅菌技術(NICOLER)能夠很好的應用于水產品的生產加工環節。
據上海康久消毒技術有限公司工程師周立法介紹,這種動態消毒滅菌的原理為通過特殊的脈沖信號使得NICOLER發生腔產生逆電效應,生成大量的等離子體。在負壓風機的作用下,污染空氣被抽進發生腔內,帶負電細菌被分解擊破,整個殺菌過程只需0.1秒,再經藥物浸漬型活性炭等組件二次殺菌過濾后,受控環境保持在“無菌無塵”標準。由于在對車間消毒時,人可同時在車間內工作,所以,該殺菌技術也可稱作為“食品動態殺菌機”。
這種動態的消毒滅菌技術相對于傳統的滅菌消毒方式而言,更為安全可靠,操作也更為方便,既不影響生產過程,又達到了消毒滅菌的效果。選擇正確的消毒滅菌方式,讓水產品不僅鮮美,而且更加安全。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