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生魚“跳舞”后死亡 9 月初,廣東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養殖的生魚出現大量死亡,順德的西登村發病尤其嚴重。村里55 口塘有53 口發病,4、5 天時間內死魚就有上萬斤, 由于氣溫高,暴斃的幾萬斤生魚很快發臭并引來了大量蒼蠅,一時間養殖場地蒼蠅亂飛臭氣沖天。
水生動物防疫檢疫站工程師潘加雄接到群眾上報信息后立即奔赴杏壇調查采樣。潘加雄告訴本刊記者,此次病亡的生魚沒有明顯的表觀癥狀,僅打開鰓蓋可以見到鰓充血。據養殖戶反映, 發病期間魚成批成批的從水面跳起,好像水下面有什么東西在趕它們一樣,有點像刮網收魚的情景,并在水中亂竄、打轉。發病也很急,第1 天死10 來尾魚, 第2 天上百尾,第3 天死魚數就上千,4、5 天后整塘魚就折騰的差不多了,什么藥也不管用,用藥反而死亡得更多。
據了解,9 月初佛山市南海西樵養殖生魚也出現“跳舞”死亡的情況。一漁藥店老板告訴記者,近日西樵就有養殖戶就這種病情前來問診。西樵的養殖戶阿生( 化名) 告訴記者,去年4 月底他養殖的6 畝生魚塘就出現過這種情況。據他回憶,去年最初發現有3 尾生魚出現黑身且停邊靠岸,第1 天他打撈起300 尾死魚,第2 天打撈起700 條死魚,以后幾天都有上千尾魚死亡,10 天后才基本停止死魚。前兩天試過用藥, 越用藥死亡越多,后面幾天干脆放任不管。發病的時候,塘中的生魚都達到上市規格了,那時他正觀望市場,準備在價高時候賣魚。可那場突然暴發的病害,短短幾天就讓他損失了近一半的魚, 6 畝的塘最后收上來的生魚只有45000 斤。經歷了那場這場災難后,阿生對生魚養殖徹底沒了信心,今年他不敢再養生魚。
彈狀病毒惹的禍 順德生魚為何會跳起“ 死亡之舞”?珠江水產研究所魚類病害研究室鄧國成研究員告訴記者,這是一類彈狀病毒引發的病毒病。
鄧國成于2010 年6 月就在順德杏壇個別生魚養殖池塘發現了生魚亂跳并短時間內(2~3 天)大量急性死亡的情況,病魚規格從3~8 兩都有感染死亡。他將病魚帶回實驗室,分離出一種彈狀病毒,這是全國首次在生魚中發現由彈狀病毒造成的流行病害。此前,武漢水生生物研究所報道過彈狀病毒對鱖魚造成的病害,且做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彈狀病毒在生魚體內致病卻是首次發現,目前只能確定它與鱖魚彈狀病毒同屬彈狀病毒屬,是否同一個種尚待進一步研究確定。2011 年6 月,鄧國成在廣東順德少數地方又發現彈狀病毒病,今年是連續第三年出現這種病毒病,并且今年以在順德出現了較大面積感染暴發。
雖然兩年前就有發現, 但目前鄧國成所在的實驗室也只是對分離到的病毒做了動物回歸感染實驗,對此種病毒做了基礎的研究。鄧國成告訴記者,彈狀病毒在淡水中引起大規模死亡的情況是比較少見的,也只有近兩三年發現這種情況。9月初在順德一帶發生的病毒病較前兩年發病時間晚,正是魚長到上市規格的時候,所以養殖戶損失較大。幾個彈狀病毒病高發池塘都有幾個共同特點:水溫較高(27~30℃)的時候發病;池塘水體氨氮、亞硝酸鹽含量很高,至少超出標準養殖水質的2 倍以上;放養殖密度較大,投料量也很大;個別池塘出現大量藍藻。
順德杏壇帶回的病魚解剖發現肝腫大出血,脾臟呈黑涼粉狀的黑紅色。少數病魚肝臟有白點是繼發的細菌病, 主要由舒氏氣單孢菌感染引起。病毒病用藥難以治療,最好的防治辦法就是研制疫苗,鄧國成計劃今后幾年做這項工作。鄧國成認為,目前可以采取綜合防治的辦法控制病毒病,如用優質苗種, 降低養殖密度、高溫時要注意水質調節, 不要投太多飼料。當然預防工作最重要, 早期可以用一些刺激性小的消毒劑,使用氟苯尼考加三黃粉加維生素C 等預防病害發生。平時要有防病的意識,可以用一些中草藥加多維拌料投喂以增加免疫力。
鄧國成提醒養殖戶:一旦病毒病暴發馬上停止投料,也不要用藥,因為病毒病是沒有西藥可以治療的,只能靜待發病高峰過去,死魚停止后病程結束。疫后的處理工作也很重要,打撈的死魚不要亂扔,要用灑石灰粉深埋;池塘要帶水徹底消毒,未消毒的池水或剛用藥不久的池水不能隨意排放;發過病的池塘要翻塘、曬塘;最好來年換一個品種養殖。
今年病害一直沒停過 “今年從4 月放苗開始病害就沒有停過,補苗的養殖戶很多,6、7 月份刮臺風后,有大批的生魚發病死亡, 9 月又出現了這個亂跳、亂竄的怪病, 今年的生魚養殖戶能保本就不錯了。” 順德一養殖戶這樣告訴記者。
對于養殖病害的發生,西樵的阿生認為是意料之中的事。他說:“這里畝產普遍在15000 斤,可以想見養殖的密度有多高。10 畝水面的魚塘在投料高峰時,僅一天就投20 多包料,水質會怎么樣,不用測都知道了!而且當地養殖戶大多沒有用菌調水的習慣,覺得沒有多大用處,一般采用的調水辦法是換水。近幾年周邊的水源也一年比一年差,生魚發病是遲早的事。”
中山三角鎮的養殖戶老黃也反映, 今年養殖的生魚90% 發病,從2~3 兩就開始出現病害死亡,主要是“貧肝” 和病毒病,但死亡率沒有順德那么高。老黃總結主要是中山養殖密度不如順德的大。中山池塘水深一般2m,不像順德一般水深3m,也不過份追求高產(畝產普遍為8000 斤),養殖戶用藥較為得當,中山養殖戶大多是復合用藥不像順德養殖戶多采用單一用藥的方法治病,中山養殖戶一般也不會使用刺激性大的聚維銅碘,所以如果是“貧肝” 之類的癥狀病害及時處理的話只有5% 左右生魚死亡,處理不及時死亡率可達20~35%,病毒病就沒什么太多辦法, 一般死亡達到50%,但暴發病毒病的池塘少。
“今年生魚養殖戶大多要賠本, 病害多價錢又低!”南海當地一養殖戶感嘆,今年苗種、飼料均漲了,養殖成本估計在6.3~6.5 元/ 斤。9 月下旬西樵統級賣的新魚,塘頭收購價格為5.8 元/ 斤;9 兩以上新魚6.7~6.8 元/ 斤, 1 斤規格的新魚價格7元/ 斤,老魚收購價格雖然超過10 元/ 斤,但存塘量并不大。
“秋仔”養還是不養? 生魚養殖一般每年有兩個投苗期, 4 月左右的清明時節為第一次春苗投苗期,9 月中旬左右為第二次秋苗(養殖戶稱“秋仔”)投苗期。春苗養殖5 個月能達到1 斤左右的上市規格,秋苗一般要過冬到第二年的5 月以后上市。廣東生魚養殖技術較成熟,可控制好養殖時間做到均衡上市,畝產一般可達12000~15000 斤。
2011 年7 月以后,生魚價格逐漸走高,最高的時候1 斤以上的新魚達到13 元/ 斤,而去年養殖成本大約5.5~5.8 元/ 斤,生魚養殖戶大多賺了個盆滿缽滿。受到生魚高利潤的刺激,去年許多黃顙養殖戶也放棄近兩年多發爛皮病的黃顙魚轉養殖生魚,導致順德、中山、南海今年生魚養殖面積激增。據順德一個專賣生魚飼料的經銷商透露,由于今年生魚養殖面積擴大,上料高峰期的時候,店里常供不上料,多次要逼飼料廠商調料才得以供給。
“只要還有一點賺,就趕快出魚賣掉了! 10 月也不養生魚了!” 中山一生魚養殖戶老黃這樣告訴記者, 他今年養了50 多畝生魚池,估計有50~60 萬斤魚,每斤魚價格漲跌一兩毛對他來說都是筆大數目,如今價格已經很低了,這幾十萬斤魚成了他的心病。老黃今年不再養“秋仔”,已決定轉養殖價格穩定的羅式蝦,在他看來今年養殖生魚的人太多了,價格很難漲起來了。
據了解,順德許多養殖戶也剛賣魚不久,對“秋仔”投苗反應比較冷淡。是再繼續“拼一拼”呢?還是轉養別的品種?大多數養殖戶心理沒底,仍在觀望。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