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昨天,市人大召開有關食品檢驗檢測工作專題座談會,市食藥監局副局長謝敏強介紹說,與大部分發達國家年檢食品3件/千人相比,滬年食品檢驗檢測數已超過8件/千人,2012年的食品檢測合格率為88.9%。
謝敏強表示,去年上海共監督抽檢食品和環節樣品38120件,合格33895件。其中,保健品監督抽驗2330件,合格率89.7%(外埠產品抽驗合格率比上海產品合格率低11.8%);不合格原因主要是檢出違禁藥物,其次為重金屬、微生物、功效成分等,違法加藥產品來自于流通環節的外埠產品或假冒本市企業生產的產品。
2012年上海的風險監測總體合格率為93%,其中和百姓生活密切的糧食、植物油、乳制品、嬰幼兒食品、調味品、休閑食品等食品合格率均在99%以上。餐飲環節監督抽驗發現4225件不合格,涉及2019戶次,對違法單位處以罰沒款 2211萬元,比前年上升18.6%。
上海通過風險監測,發現本市食品安全主要問題為:
熟食鹵味和盒飯等致病菌被檢出不合格,尤其是高溫季節較為突出,存在交叉感染;
水產品中硝基呋喃藥物代謝物、隱性孔雀石綠等漁藥檢出率仍然很高,表明養殖、運輸過程中使用違禁漁藥;
海產貝類中檢出麻痹類貝類毒和腹瀉型貝類毒素;
部分雞鴨肉樣品中檢出禁用的喹乙醇代謝物和呋喃唑胴代謝物,個別豬肉及內臟總磺胺不合格;
個別牛羊肉樣品中檢出“瘦肉精”鹽酸克倫特羅,表明存在違法使用獸藥行為;
部分蔬菜、水果和茶葉中檢出禁用或超量農藥;
油條等面制品中仍存在鋁殘留量超標現象,存在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如明礬超標。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