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混養對蝦、鋸緣青蟹、 蟶,不但節本,而且高效。現將混養的具體技術介紹如下:
池塘選擇
進行對蝦、青蟹、 蟶混養的池塘除具備一般蝦池的基本要求外,還要有獨立的進、排水體系,進、出水方便,池底以泥質土壤為佳,以利 蟶生長。每口池塘還必須有占池塘面積25%以上的淺灘(水深30-40厘米),以便建造蟶畦用。水質要求無污染,鄰近最好有淡水水源,以利調控鹽度。
放養前準備工作
清淤整修 池塘在放養前必須進行徹底清淤,同時檢修堤岸、閘門等設施。
修建防逃設施 新塘要在放苗前20天,用牛翻耕。建造蟶畦的淺灘,翻耕深度為20-30厘米,整埕建畦,畦長根據池塘條件而定,畦寬為每條2-3米,畦兩側留淺溝,面積占池塘總面積的20%,翻過的泥土再用牛耙碎整平后用水浸泡。老塘只需稍作修整即可。最后必須在畦面蓋上21股尼龍有結網,網目3.5-4厘米,把畦四周的網邊壓嚴壓實,以免青蟹進入挖食 蟶。防逃網選40目的篩絹網,用小木樁固定,木樁間距50厘米,距地面高度40厘米。篩絹網的上沿必須朝內側作平折,折處的寬度20厘米,以免青蟹爬網逃跑。
清塘消毒 放養前半個月,每畝池塘用漂白粉15公斤或茶籽餅15公斤進行清塘消毒,3天后將水放掉,再灌進經80目篩絹網過濾的天然海水。
培養浮游生物 在蟶苗放養前10天進水20-30厘米深,水質和底質經生物或物理處理后再培育藻類。
種苗放養
蟶苗放養 蟶苗要選擇殼呈玉白色的,有光澤、健壯、殼不破碎、規格整齊的優質苗種。放養時間一般在清明后,平均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300-350粒,放養面積不超過池塘總面積的20%。
蝦苗放養 目前可養的對蝦品種較多,如中國對蝦、斑節對蝦、刀額新對蝦和南美白對蝦等。選養時應根據蝦的生活習性來決定放養時間,密度不可過高,一般每畝放苗量為1-1.5萬尾。
青蟹苗放養 選擇體壯殼硬、規格整齊、附肢健全,至少有螯足和游泳足的蟹苗。放養密度可根據水體條件而定,一般三門縣沿海一帶的池塘每畝應不少于1000只。放苗時不能把蟹苗直接投入水中,應將蟹苗放在離水較近的岸邊,讓其自行下水。
日常管理
飼料投喂 混養前期以投喂蟶苗為主,中、后期以投喂青蟹為主。鮮活飼料和配合飼料應均勻撒播,不定點投喂,以防蝦、蟹爭食相斗。
水質調節 蟶喜歡生長在藻類豐富的區域,相對水體的透明度要求低,而對蝦和青蟹中、后期生長對水質要求較高。養殖前期應把水質調肥,以利 蟶快速生長,但不能過度使用化肥,以免造成重金屬離子超標而使 蟶中毒死亡。
巡塘檢查 每日堅持早晚兩次巡塘,檢查內容包括池岸、防逃設施及蝦蟹蛻殼、攝食、生長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采取補救措施。防止青蟹逃跑和挖食 蟶是日常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不可掉以輕心。青蟹多在夜間活動,加強夜間巡視尤為重要。
病害防治 每10-15天用二溴海因、溴氯海因和季胺鹽絡合碘等交叉潑灑消毒。
南方漁網編輯:陳珍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