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合理施肥,適時注水施肥的作用主要是增加池水中的營養物質,使浮游生物迅速生長繁殖,給魚類提供充足的天然餌料和促進光合作用,但施用過量,又會使水體富營養化,造成水質惡化并污染水體。因此,要合理施肥,掌握好“及時、少施、勤施”的Ô;則,并且有機肥一定要先¾;過發酵。成魚池要求的肥水,透明度在25厘米~40厘米之間。當池水水色過濃,呈黑褐色,懸浮大量有機物,透明度低于25厘米時,說明水質過肥,不可再施肥,并及時加注新水改善水質,一般每10天~15天換水30厘米左右深,使水質符合“肥、活、嫩、爽”的要求。
勤撈殘渣,清除淤泥在養殖水體中,最好設置草料框架和食臺,把草料投入框架中,飼料投在食臺上,既有利于檢查魚的攝食情況,又利于清掃殘渣剩餌。投餌量要根據不同季節、天氣變化、水質肥瘦程度和魚的活動情況而靈活調整,不能過量。要及時撈出魚吃剩的草料殘渣和飼料及一些亂丟的廢棄物。池底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機質和病害生物,每年年底要排干池水,清除過多的淤泥,冰凍日曬池底,以消滅病Ô;體和其他有害生物,促進有機物分解。
正確使用魚藥,提倡用中草藥防治魚病在漁業生產中要實行“無病先防,有病早治”和“防重于治”的方針,科學用藥防治魚病,不要亂投濫投魚藥。魚藥的選擇應本著高效、無(低)殘留的要求,具體用法和用量應符合國家水產行業的標準,禁止使用未取得生產許可證、批準文號、產品執行標準的魚藥和含有有毒成分的農藥防治魚病,嚴禁使用硝酸亞汞、孔雀石綠、痢特靈和抗生素等違禁藥品。中草藥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和無副作用等優點,因而應大力提倡和推廣中草藥劑防治魚病。
禁止污水流入,利用生物活菌制劑改善水質在養殖中,我們要禁止含有毒成分和過量有機物的污水流入到養殖水體中,同時環保和衛生等部門要加強對工業廢水和城鎮生活污水的監督管理,防止其污染養殖水域。我們要積極推廣無公害養殖和生態養殖模式,提倡利用生物活菌制劑改善養殖水體環境。在養殖水體中投放一定量的光合細菌,使其在池塘中充分生長并形成優勢種群。光合細菌可以促進、礦化有機物,降低水中硫化氫、氨等有害物質的濃度,澄清水體,保持水體清新鮮嫩,還能有效地促進有益生物的生長發育。
南方漁網編輯: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