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①青蝦:主要是幼蝦、親蝦越冬。選用避風向陽、水深1.5米以上,且水草較多的池塘作越冬池。無水草的池塘,一般應可放水草150-200 kg或楊樹枝25-35kg。越冬密度,規格為2000-3000只/kg的幼蝦為20-40公斤kg/畝,規格為140-300只/kg的親蝦為15-25kg/畝。越冬期間的晴暖天氣里,每7-10天投喂商品飼料1次,每次每畝1-2kg,飼料要求少而精。 ②鱖魚:宜選擇背風向陽、面積1-3畝、水深2米以上的魚池作越冬池。當水溫降至10℃時,選擇晴天進行并塘越冬,每畝囤養規格為10-15厘米的鱖魚種3000-5000尾。拉網前半個月逐漸控制池塘餌料魚的數量。 ③河蚌:水溫偏低時,要防止冰凍損傷蚌體,可加深水位或將蚌沉至深水層,但不能觸及池底。要保持水體適當的肥度。如遇嚴寒冰封,要碎水面封冰,不使水體缺氧。 ④泥鰍:選擇背風向陽保水能力強的魚池,每立方米水體用20克生石灰化漿后全池潑酒消毒。水泥池池底須鋪20厘米厚淤泥,便于泥鰍鉆泥越冬。池水保持1-1.5米。池子四角堆放一些豬牛糞等有機肥,既可肥水,又因其發酵放出熱量可提高水溫。 ⑤黃鱔:干池越冬的,當氣溫降至10℃時,可將池水排干,覆蓋少量稻草或草包,保持池泥濕潤和溫暖(0℃以上),同時防止鼠、貓的危害。帶水越冬的,水層不宜過淺,防止連底結冰。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