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對蝦養殖池塘常會出現水質惡化現象。水質惡化總會伴隨著泛塘現象,引起養殖對蝦大批死亡。近年來,由于水體污染或干旱等原因,大多數對蝦養殖池塘水體交換量少,有的養殖池塘一池水養到底。因此由于水質變化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事件經常發生。現將應急處理方法介紹如下:
1、泛塘的原因
池塘中浮游植物大量死亡,水體透明度變大,池水嚴重缺氧,水體中有毒有害氣體急劇上升,水質嚴重惡化的現象稱為水變。由于水變而造成對蝦嚴重浮頭,甚至大批死亡叫做泛塘。如果處理不及時就會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
2、水質變化的征兆
水質發生變化前通常有以下征兆:①水體過肥,多為濃綠、藍綠、茶褐色;②水體發黑或現紅色;③開動增氧機時,水體有腥臭味,并會泛出大量泡沫。另外,鹽堿地池水浮游植物多以綠藻、藍藻為優勢種群,水體pH值較高,水質變化的危害相應較大;④夜間開動增氧機時,對蝦不群聚;⑤對蝦吃食緩慢,食量減少。
3、池水突變的實質
池水突變使池水由原來的濃綠、藍綠、茶褐色急劇變為乳白色或暗黑色,以后逐漸變得澄清透明。這種水體中浮游植物殘存極少,光合作用較弱,而且在原來有機質已很濃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大量浮游植物的死骸,所以,有機質的氧化分解過程很強烈,消耗掉了大量的溶解氧。另外,在水質變化還由于細菌數量大增,刺激了~~些濾食性浮游動物的活動,加劇了水中溶氧量的消耗,而有機質因缺氧分解的有毒產物(如分子氨、亞硝酸鹽、硫化氫、甲烷)等濃度很高。如果是藍藻造成,的還會產生一些特殊的毒物(羥氨、硫化氫等)。這些情況都致使池水的溶解氧大量消耗,從而引起對蝦泛塘,情況嚴重者,會造成養殖對蝦的大批死亡。
4、處理方案
①最直接、最有效的處理辦法就是換水,應一邊加注新水,一邊抽出底水;②使用
化學藥物和物理辦法調節水質。這是真對沒有水源的池塘所采取的措施。當水質惡化時,主要是把抗藥型光合細菌和沸石粉混合劑、“高能速氧”等結合使用,暫時改善池塘
的水質狀況,但不能從根本上改善水質。抗藥型光合細菌和沸石粉混合后,可起吸附氨、氮和腐敗有機質等有毒因子的作用,用量分別為2ppm~4ppm、5.6ppm~10ppm,在18h~24h內除去水體中有害氮可達40%~56%,且使用以上混合劑用量與除氮的作用成正比。使用“高能速氧”可以補充水體中的氧。“高能速氧”可降低有害因子對對蝦的毒性、增加對蝦抗病能力,同時也能降低分子氨、亞硝酸鹽的濃度。池塘使用6ppm的“高能速氧”48h后可消除氨氮50%以上。
水質惡化的原因如果是有機物過多造成的,可用2.5ppm“水清”潑灑,把所有的懸浮物凝聚沉淀后再用“氯寶拋灑劑”拋灑,殺滅水底層浮游動植物,調節水質。水質突變處理后還必須采取肥水措施。水質處理完后,可施“肥水素”肥水。因為水質惡化后水體中總氮含量均偏高,調節水體氮、磷比例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繁殖生長,同時也降低了水體中氮的濃度,使水體實現生態平衡,達到改善水質的目的。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