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田螺食性雜,生長快,適應性強、易繁易養,但喜蔭怕光,所以適宜稻田養殖。這樣可揚長避短,趨利避害。稻田養殖田肉具有生長周期快、病害少、易管理、效益好等經濟優勢,是一個短、平、快的致富項目,尤其是在水草資源豐足的地區,開發潛力大,前景廣闊。
一、稻田選擇
養螺稻田要選擇天旱不干、洪水不澇的稻田,耕作時不要使用農機操作,不宜犁耙,但必須根除雜草。
二、水質要求
田螺對田水的溶氧較為敏感,當含氧量低于3.5毫克/升時攝食不良,溶氧在1.5毫克/升時開始死亡。因此,田水必須水質清新,溶氧量較高。
三、稻田設施建設
也可在水稻移栽時留下空道,栽秧后1周內,開挖溝寬20—30厘米,溝深13—17厘米的豐產溝,在稻田的進出水口還應設置較密的欄柵或網目較小的聚乙烯網。田埂四周嚴防鼠、蛇等鉆洞漏水,以免螺外逃。
四、田螺的放養和管理
1、放養。人工養殖田螺須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一般每公頃9—10.5萬只。也可投放種螺,一般每平方米放養種螺0.1—0.5千克。
2、投餌。田螺食性雜,除攝食天然餌料外,可適當投喂一些青菜、豆餅、米糠、蚯蚓等,還可投喂其他動物內臟、下腳料等。餌料應新鮮,仔螺產出后2周即可投餌。投餌時,應先將固體餌料泡軟,把魚雜、動物內臟、下腳料等剁碎,再用米糠或麩拌勻后投喂。每天投喂1次,投喂時間一般在上午8—9點為宜。日投喂量大致為田螺總重的1%—3%,并隨著體重的逐漸增長,其食量可適當調整。對一些較肥沃的稻田,也可不投餌;讓其攝食水中的天然浮游動物和水生植物。
投餌時,若發現田螺厴片收縮的肉溢出時,說明田螺缺鈣、此時應在餌料中添加蝦皮糠、貝殼粉等。若厴片陷入殼內,則為餌料不足,饑餓所致,應及增加投餌量,以免影響田螺生長繁殖。
3、飼養管理。田螺的飼養管理,最重要的是注意管好水質、水溫。夏秋,田螺攝食旺盛,又是高溫季節,采取沖水換水灌田,降低水溫,增加溶氧量。此外,鐵、硫等含量過高的水原以及工業廢水,絕不能使用,因為這會直接導致螺死亡。
南方漁網編輯:王月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