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插核育珠是珍珠養殖的中心環節,也是關鍵技術。其含義是在珍珠母貝體上動手術,向母貝體內插核和輸送外套膜組織小片,然后對施術貝即插核貝進行精心培養從而促使或加快珍珠的形成。
這個技術的發明原理主要是基于天然珍珠的成因,即珍珠母貝的外套膜在異常情況下,如沙粒、寄生蟲等入侵刺激,或因病理影響,一部分表皮陷入結締組織中,產生異常增殖,結果形成珍珠囊,分泌珍珠質而形成天然珍珠。從發明技術原理來看并不復雜,但技術操作難度卻很大。另一方面,就技術本身來說,并不是在什么條件下或對什么樣的珍珠母貝動手術都有好的效果。
另外,不同的珍珠母貝對插核施術有不同的反應。因此希望把一套現成插核技術應用于所有珍珠母貝也是不現實的。大珠母貝的插核就是明顯的驗證,日本采用合浦珠母貝的插核施術方法對大珠母貝插核失敗后整整研究了10年,才攻下技術難關,并創立了大珠母貝插核新技術。我國也一樣,南海水產研究所等單位對大珠母貝插核育珠的研究也經歷了挫折與失敗,斷斷續續,歷經10年,才掌握大珠母貝的內在生理規律,創立了特殊手術與處理新方法,首次培育出我國大型商品珍珠,填補了我國培育大珠的空白。應該說,大珠母貝的插核技術在目前的珍珠養殖技術中是比較先進的。然而,由于商業上的原因,各國都對它保密,因此,這里主要以合浦珠母貝為例,介紹珍珠母貝插核育珠的方法。
預前處理其作用一是促使插核母貝排精放卵,或者削弱他們的性腺發達程度,二是適當抑制它們的活動,降低生理機能,使它們處于適合于插核施術的狀態。具體方法包括:
1.把選來的健壯母貝在自然排放精卵后,及時增加籠養密度,移至低水溫海底吊養,抑制母貝的活力,阻止其生殖腺再度發育和成熟。
2.在插核施術前,如果母貝性腺開始成熟,則可采用下面方法進行處理:一是提升水溫,加快或促進精卵成熟;二是誘導產卵,產卵后,再適當增加母貝籠養密度,垂吊于深水處待用。
3.將經預前處理的母貝清洗干凈,然后把它們腹面向上一個緊貼一個立排于貝籠中沉吊或放于海水中處理,過一段時間后,當它們缺氧而自然開殼后,就可把木楔塞入兩殼內,使其露出軟體部,為下一步插核作準備。
制作細胞小片細胞小片來源于珍珠母貝的外套膜組織,它是形成珍珠囊并分泌珍珠質的物質基礎,因此在制作時要特別小心。細胞小片貝是指用于制作細胞小片的貝,一般選用同種貝。小片的制作方法是,用剪刀從小片貝體上取出外套膜的游離部分,用清潔海水洗凈,并進行修整,切除邊緣部分,然后將其切割成方塊狀,大小為珠核直徑的1/3。切成的方塊小片,先消毒染色,之后用清潔海水浸潤待用。
插核合浦珠母貝的插核法有三種:表面貼片插核法、滾核推片插核法和先送片后送核插核法。插核前,先將栓口的母貝,右殼向上,左殼向下,置于插核臺上,用平板針撥開母貝右核邊的鰓葉,使其露出軟體部,同時用棉花擦去軟體部位和殼口附近的污泥和黏液,然后在足的基部黑白交界處用切口刀開一個切口,大小以剛好能送進珠核,深度以剛好切開表皮為準。
接著將通道針插進切口,分別沿著“左袋”和“右袋”方向撥通送核道,再用左手拿1勾針或平板針勾住或壓住手術貝的足,右手拿送核器分別將大核和中核送到“左袋”和“右袋”中去。貝體右側核位插完后立即將手術貝反轉過來,即母貝右殼向下,左殼向上,在貝體的左側足的基部黑白交界處開一切口,并用通道針從切口向“下足”撥通送核道,接著以右手拿針壓住手術貝的足,左手抓送核器將小核送到“下足”部位。每個核位送核之后,立即用送片針把一塊細胞小片送貼于核面上。貼片時務必將小片外表皮緊貼于核面。手術完畢取出木塞,將施術貝暫養于水盆中即可,這就是先插核后送片表面貼片插核法。
滾核推片插核法要點是將核送到通道半途,然后將小片貼在核面上,接著用通道針慢慢滾核推片一起送達部位。先送片后送核插核法操作比較容易,切口、通道做好后,先用送片針把小片送入“部位”,但必須小心,送入部位的小片,其外表皮要朝通道口的方向。然后,再用送核器把核送到部位壓住小片外表皮。手術完后,取出栓口木塞,將貝暫養于水盆中。以上三種方法,所產生的效果各不相同,前者育成的珍珠質量最好,圓形者占比例較多,后二者育珠質量較差,污珠和尾巴珠較多。
術后休養和育珠施術貝術后休養,從醫學角度理解,就是在特殊環境下養息一段時間,達到康復的目的。施術的母貝,由于創傷和疲勞,非常虛弱,必須在手術后采取休養措施。然而,珍珠母貝的插核技術,主要是向母體內植入珠核以養殖珍珠。從這個意義上講,施術貝術后的休養,就不僅僅是消除疲勞、恢復健康,還要繼續降低它的活力,防止脫核,從而達到提高留核率和成珠率的目的。因此,施術貝的休養,除了選擇優良的場地外,還要因海制宜,采用各種休養方式,如用竹籠或膠絲布籠、疏網目或密網目膠絲籠等來裝卸和放養,以達到休養的目的。具體地說,在休養場地里,水的深度適宜,水流不暢,可采用疏網目膠絲布養貝籠放養,每籠30個~40個,如果休養海區水交換快,潮流暢通,則可選用較密竹籠休養,其放養密度可根據情況而改變。這樣做,一方面可讓施術貝安靜修養,另一方面可適當控制它的活力,以達到提高留核率和成活率的目的。休養期的長短,主要是根據母貝施術后的康復和珍珠上層情況而定,一般為20天~30天。
休養期以后,即施術貝體已康復、核位穩固,珍珠開始形成時,可將施術貝從休養籠換成一般養貝籠,同時減少放養密度,然后移往育珠漁場養殖和育珠。在育珠期間,施術貝的養殖方法與一般成貝的養殖法大致相同,這里只強調一下育珠漁場的選擇。比較理想的漁場環境條件為水深5米以上,潮流暢通,沙或沙泥底,夏季水溫不超過30℃,冬季不低于15℃,水質不受污染,在漁場里最好有少量淡水注入或流入。因為這樣的漁場,水質肥沃,餌料生物豐富,形成珍珠速度快,質量好,一般呈白色。育珠期的長短,主要依據插入珠核規格、珍珠層厚度要求、育珠場的環境條件和育珠方法而定。我國養殖珍珠,如果采用的是小珠核,育珠期為7個月~9個月;中珠核,育珠期1年~1.5年;大核,育珠期就要更長些,1.5年~2年。育珠期滿后,同時珠層厚度又達到商品規格的要求,就可進行采收。采收的方法,主要是將貝殺死,從珍珠囊中取出珍珠。采收的時間一般在冬季,因為在這段時間水溫低,珍珠母貝分泌珍珠質速度減慢,分泌的珍珠質表層比較細致、柔滑,光澤較好。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