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自繁自養
南方地區有三冬齡、體重500克以上、體質健壯、無病害的雌甲魚可選作親本,有條件的地方可選購無傷無病、體重達400克以上的野生雄甲魚作為親本進行交配,按雄雌比例1∶4配比,經一段時間強化培育后,自然會進入產卵場內產卵。每只雌甲魚每年產卵數在20枚以上,受精卵經45~60天的人工孵化管理,便可破膜出苗。能夠自繁自養,一方面可降低生產成本,每只3~5克種苗約需225元的費用,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帶病菌的種苗帶入場內,為防治病害打下基礎。同時可避免近親繁殖,有利于甲魚后代優生優育,快速生長。
二、科學投喂
在一般情況下,南方地區普遍池塘水溫要達到25~30℃,約在4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一年養殖時間最多不超過6個月,北方地區則更短些。尤其6~8月,水溫在23~30℃更適宜甲魚的生長發育,在此期間所投放的飼料應該營養全面、新鮮,讓甲魚吃飽吃好。我們采用65%~70%全價飼料拌25%~30%的野雜魚如羅非魚、凍泥鍬等,用5%~10%瓜果蔬菜類植物性飼料如西瓜、紅蘿卜、南瓜等同機攪拌,日投飼量約占總體重的5%左右。有時適當加些新鮮血、福壽螺等,這樣飼養的甲魚生長速度快,體質好,病害少,外觀色澤更接近自然界野生甲魚,商品價值得到進一步提高。 三、適時分池
成活率高低是效益好壞的關鍵。甲魚和其它魚類一樣,同一批種苗,同樣的飼養管理,給予相同的外界條件,經2~3個月飼養,個體出現明顯的差別。一般情況下甲魚經90~100天飼養后,就應放干池水,徹底清點分池過數,使每個池塘的規格基本均勻,同時在種苗入池前用5毫克/升高錳酸鉀或用7‰精鹽水浸洗甲魚10~15分鐘,這樣既可避免弱肉強食,又可以達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四、防病為主
防治疾病,平時應做到:(1)攪拌飼料時,適量拌入鱉寶、痢特靈或土霉素等抗菌類藥物,比例則按每50公斤飼料配比50毫升鱉寶、20~30克抗菌類藥物。(2)可適量加入一些中草藥如大蒜,其比例約占2%左右。方法是先用絞肉機把大蒜和鮮活料一起絞碎成汁,再加入各種飼料及水一起拌成團狀即可。應當注意全價飼料的粘合劑應適量,有些粉狀、粘性較差飼料可適量添加面粉或榆樹粉等,避免飼料松散造成浪費。(3)甲魚飼養池應每隔15天用高錳酸鉀或硫鐵合劑消毒一次;也可用20毫克/升生石灰或1毫克/升強氯精消毒池塘。(4)如果發現患病的甲魚應立即放暫養池隔離治療,治療時必須對癥下藥,避免盲目使用劇毒藥物。
五、捕大留小
甲魚一般以500~600克/只個體銷售較為適當,從生產成本到營養價值、食味等方面來考慮較為合算,每隔一段時間清理出規格達到標準的甲魚放入另一個池塘,專門準備銷售,以免各池翻動,減少重復操作,同時也利于資金流動,提高池塘利用率,避開市場旺季,解決供需矛盾。按以往慣例每年10~11月份,甲魚價格為全年最低點,12月份至翌年4月,價格略為上揚,漲幅程度則視整體生產能力、進口甲魚數量以及消費者的嗜好等因素決定。養殖者如能掌握控制全年都有甲魚出售,全年的價格也就相對穩定了,那么銷售成本就會降低,從而促進整體效益的提高。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