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養魚的飼料成本一般占養殖總成本的60%以上,采取適當措施,提高飼料利用率,降低飼料成本,是提高養魚效益的關鍵。
1.放養優質魚種優質魚種生長速度快,對飼料的消化吸收率高。生產上,一定要注意選擇性狀優良、體表完整、體質健壯的魚種。另外,在放養模式上,要突出主養魚,適當搭配其它魚類,這樣就可選擇適合于主養魚營養需求的飼料投喂,提高飼料的利用率。
2.保證飼料的營養投喂配合飼料是降低養魚飼料成本的重要途徑。但不同食性和不同發育階段的魚,需要的營養成分不一樣,所以要使魚長得快,飼料成本低,所投飼料的營養成分必須符合該魚生理上的需要。配制飼料時,要根據主養魚對營養的需要,選用合適的配方,既滿足主養魚的營養需要,又不浪費飼料。
3.合理投飼投飼要均勻、適量、定時、定位,切忌時飽時饑,影響魚類消化和生長。投飼量與飼料的利用率直接相關。魚沒有胃,不能長時間儲存飼料供慢慢消化吸收。若吃食過飽,飼料往往沒有完全消化吸收就排出體外,造成浪費;投飼不足,則影響魚的生長。生產上,每次投飼以能保證有80%以上的魚飽食為宜。
4.化肥養魚化肥養魚是降低養魚飼料成本的一種有效方法,常用的化肥有尿素、碳銨、過磷酸鈣、鈣鎂磷肥、復合肥等。使用時應當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則,長期每3天~5天施一次,每次畝施尿素2千克~3千克或碳銨5千克~10千克,或過磷酸鈣8千克~10千克。投放化肥能迅速增加池塘浮游生物數量,對鰱、鳙魚效果較好。
5.種草養魚種草養魚是解決養魚飼料、降低養魚飼料成本、提高養魚經濟效益的一條有效途徑。種植青綠飼料,只要科學安排,季節銜接,可以常年有青綠飼料來滿足魚類的需要。用于養魚的優質牧草主要有黑麥草、蘇丹草、苜蓿、苦荬菜、狼尾草以及紅白三葉草等,這些牧草每畝年產量均在2500千克~5000千克。
6.誘蟲育蛆養魚夏秋季節,在漁塘水面上安裝誘蟲燈,可引誘各種昆蟲直接喂魚;通過人工培育的蠅蛆、蚯蚓、黃粉蟲等,也是魚類喜食的飼料。投喂這些飼料,可大大降低養魚的飼料成本。
7.保持水質良好水質好,溶氧充足,魚類生長快,對飼料的利用率就高,飼料成本會降低,反之則高。因此,養殖季節特別是在魚類生長旺季,要定期采用加注新水、潑灑生石灰水、使用微生物制劑、開動增氧機等方法來調節水質,使池水始終保持較高的溶氧量、合適的透明度,為魚類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