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為提高水產養殖經濟效益,人們往往從養殖的品種、產量、養殖技術、適銷對路等幾方面考慮,但飼料投入占成本的比例較大,如能降低餌料系數,同樣可以增加利潤值,現就降低餌料系數簡要總結歸納如下幾條:
一、 改進養殖方式,采用新型養殖技術
二、 選擇生長速度快、飼料轉化率高的優良品種進行放養
三、 建立良好的水域環境條件,進行良性生態養殖
1、防止水域污染,營造優良的水體環境,保證養殖生物正常生長,有效降低餌料系數。
2、提高水中氧溶量,降低有害氣體濃度是降低餌料系數的有效措施。
3、注意水溫變化對餌料系數的影響,根據水溫適當調整投餌量。
四、 科學合理的放養技術,包括放養密度、放養對象質量、放養操作方法等
1、首先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水面的水質狀況及生物狀況確定合適的放養密度,即最適放養量。
2、養殖對象的放養規格、質量是放養技術中決定餌料系數的第二個因素。
3、在池塘或湖泊養殖放養中,還應該注意品種之間對攝食的相互干擾行為,避免飼料利用率的下降。一般應在主體魚馴化攝食完成后,再行投放其它配養魚。
五、 飼料本身的品種、規格、質量及加工工藝水平等因素,對餌料系數的影響
1、飼料應逐步全面推廣使用人工配合飼料,還應正確選用質量和規格與養質對象相適應的優質飼料。
2、在養殖中除應該注意原料的質量外,還要對配合飼料方中的營養配比,加工工藝質量等指標進行考核。首先要求其在水中有良好的穩定性,蝦料要達到4-6小時,魚料要求達到2小時,顆粒的類型及大小要適合養殖對象取食,此外還要有較好的適口性、誘食性等。
六、 科學的飼養管理,投飼技術可降低餌料系數(均勻、緩慢、四定)。
七、 做好飼料的貯存管理,使用保質期內的飼料。注意天然餌料對降低人工飼料系數的促進作用。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