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目前華南地區海水魚飼料市場還屬于起步階段,雖然生產海水魚飼料的廠家不少,但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海水魚養殖戶比較傾向于使用冰鮮和價格較低的低檔飼料。
我們走訪了一些養殖戶、業內專家和水產飼料專業生產廠家,大家普遍反映海水魚養殖戶從冰鮮轉向配合飼料(包括剛開始的粉狀配合飼料和現在的膨化飼料)現在還處于一個開發階段,主要任務是轉變養殖戶的觀念。
據調查了解,冰鮮雜魚在目前海水魚喂料中占據比較大的比例。有些海水魚養殖戶說:冰鮮雜魚這么便宜,配合飼料這么貴,同樣1000塊錢,買冰鮮雜魚一大車,買飼料就幾包,看起來就是不劃算。
飼料和冰鮮到底哪個更好?冰鮮雜魚有時價格很低,對養殖戶很有吸引力。但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使用冰鮮雜魚存在一些問題:一、冰鮮雜魚粗蛋白含量很高,但不如配合飼料的營養全面和平衡,比如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含量明顯不足。二、浪費嚴重,將冰鮮雜魚打碎成漿或者切塊投喂時會有一少部分不能被魚攝食到。另外由于冰鮮雜魚的營養不平衡,消化吸收率低而造成浪費。三、水質污染嚴重,池塘養殖更明顯。四、投喂冰鮮雜魚時如果沒有經過消毒,很容易帶入病源,再加上水體污染,造成魚類發病率高,給養殖帶來風險。因此,用冰鮮雜魚有時看起來很劃算,但綜合成本往往更高。這是常見的誤區之一,也是影響配合飼料推廣的主要原因。
另一個常見的誤區是,一些接受了配合飼料的養殖戶,或一些在冰鮮雜魚價格太高時使用飼料的養殖戶,在使用配合飼料時,認為配合飼料都差不多,哪個品牌的飼料便宜或賒數較多,就用哪個飼料。其實,不同廠家的飼料產品,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差異較大,反映在養殖效益上也是有很大的差異。我們再此提醒廣大養殖戶,在選擇飼料時,一定要有餌料系數的概念,要搞清楚長一斤魚到底要多少飼料成本,而不要在購買時僅僅圖帳面上的便宜。其實,要搞清楚餌料系數并不是很難的事情,在放魚時統計一下魚的大小和數量,過一段時間以后,如一個月或兩個月,統計使用飼料的總量,再打一些魚測一下大小,估算增重,即可以算出餌料系數。關鍵是一定要重視飼料成本這個問題,它和我們的養殖效益息息相關
南方漁網編輯:喬喬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