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一、名特優水產動物及其疾病發生的特點
名特優水產動物是一個較為模糊的概念,它是與常規水產動物相對應存在的。一般來說.所謂名特優水產動物是指那些或名貴、稀少,或養殖方式特殊、養殖規模較小,或營養價值優良,商品價值較高的受人特別青睞的水產經濟動物。名特優水產動物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1)經濟價位較高,因而價值較高,養殖效益高。
(2)數量比一般養殖品種稀少,或已達一定規模但仍較暢銷。
(3)養殖需要較高的投入。
(4)養殖水平要求較高。
(5)養殖風險性大。
其疾病的發生具有以下共同的特點:
1、環境對其疾病發生的影響較強。由于大部分名特優水產動物都在高密度的環境條件下養殖,其生態環境與原來天然狀態相比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它對人工生態環境的適應性較差,環境的稍微不利都能引起生理機能的失調.導致疾病的發生。如鱉在水質老化、敗壞時易發生腐皮病,中華絨毛蟹在水草不豐時,黑鰓病、顫抖病等多種疾病會同時發生。因此保持良好的、穩定的生態環境是防止其疾病發生的一個重要方面。
2,病原體較多,也較復雜。目前所發現的名特優水產動物疾病的病原體有數百種,包括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水生昆蟲、敵害等各種類別。即使同一種致病體.不同動物(有時甚至是同一種動物)它的致病性、抗原性、毒力、感染力也有著一定的差異。某些病原體,可能會感染較多的養殖對象,但對有些養殖對象,或有些養殖對象的某個養殖時期,可能不致病和暫時不致病,但它們會成為該病原的傳播者和攜帶者(如感染中華絨毛蟹的對蝦桿狀病毒),從而給名特優水產動物病害的診斷與防治帶來了較大的困難。
3.名特優水產動物疾病的病倩較復雜,突發性、暴發性和持續性死亡的疾病較多。由于對名特優水產動物疾病研究尚較膚淺,認識不充分、當有些疾病發生后,往注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有時除病原體疾病外還會出現藥源性疾病、營養性疾病及環境性疾病,它們和病原性疾病交織在—起,導致了診斷與防治的復雜化。
4,并發、繼發性感染較普遍。根據對中華鱉的出血性腸道壞死癥的研究,我們發現病毒感染是原發性的.而嗜水氣單胞菌等多種細菌感染是繼發性的;中華絨毛蟹顫抖病發生時,往往伴有黑鰓、腐殼等癥狀。
5.潛伏期較長,發病初期不易觀察到明顯癥狀。如中華蟹的紅底板病,大多是上一年按病原體感染;冬眠復蘇后暴發,潛伏期可達八九個月之久;又如黃鱔的疾病,最初是極難觀察到的,一旦病癥明顯,就無法治療。
6、藥物防治與常規魚病的防治有較大的區別。藥物對不同的養殖對象的敏感性均有所不同,如中華蟹對生石灰的安全濃度是常規魚類的10余倍,中華絨毛蟹、加州鱸、淡水白鯧等對敵百蟲特別敏感。此外,給藥方法因對象不同也有所不同。 因此,我們只有根據名特優水產動物發生的特點.采取相應的健康養殖措施,才能夠有效地控制名特優水產動物疾病的發生,保證名特優水產動物養殖的成功。
二、什么叫名特優水產動物的健康養殖
名特優水產動物的健康養殖是指根據養殖對象正常活動、生長、繁殖所需的生理、生態要求,選擇科學的養殖模式,將健壯養殖動物通過系統的規范管理技術.使其在人為控制的生態環境中健康快速生長。
名特優水產動物的健康養殖應滿足以下方面的要求:
①能人為控制養殖生態環境條件,環境能盡量滿足養殖對象生長、發育的最適條件;
②養殖模式(包括各種防疫手段)能使養殖動物正常活動,實行正常的生理機能,并通過養殖對象的免疫系統抵御病原入侵及環境的突然變化;
③投喂適當的能完全滿足其營養需求的飼料(最好是配合飼料);
④生產產品無污染,無藥物殘留,近似綠色食品;
⑤利用資源最省。
以更嚴格的要求來說,健康養殖還應能對名特優水產動物的病害進行預報和預測,在疾病發生之前能采取及時期最有效的措施。
三、怎樣進行名特優水產動物的健康養殖
簡而言之,名特優水產動物的健康養殖主要應涉及科學育種、科學放養、科學用水、科學投飼、科學用藥等幾方面:
1.科學育種
名特優水產動物疾病的垂直感染是疾病傳播的一個重要途徑,切斷垂直感染的途徑獲得健康、健壯的苗種.使養殖的對象不帶或少帶病原體.這是健康養殖的根本保證。培育健康無病原茵種,包括選育抗病力強的菌種和培育健康無病原菌種兩個方面。
對苗種的培育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選用無傳染性病原體攜帶的親本育種.人工繁育前親本要進行消毒;
(2)受精卵要消毒;
(3)培育苗種的池水要沉淀、消毒,盡量使整個苗種培育過程處于封閉狀態,減少病原體的侵入;
(4)在苗種培育期間不要濫用藥物;
(5)投喂高質量餌料,使其苗種盡早開口;
(6)種苗出場前要做好相應的馴化工作(如中華絨毛蟹大眼幼體的淡化,某些名優魚類食性的馴化等),并要進行嚴格險疫與消毒。 種質的退化是影響名特優水產動物抗病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做好親本選育,避免近親交配,或通過雜交育種,誘變育種、多倍體育種、細胞核移植技術、體細胞雜交技術、基因轉移技術、性別控制技術以及雌核發育與雄核發育培育出抗病力強的新品種是提高名持優水產動物種質的一個重要措施。 在生產中我們也發現,名持優水產動物的抗病能力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或種間差異,利用這種差異,我們可以選育抗病能力強的品種或個體作親本,繁育具有較強抗病能力的后代進行養殖.以減少疾病發生。
實踐證明,特異性免疫與非特異比免疫在較多的水產動物上具有遺傳性,母體免疫、精子免疫、卵子免疫等在抗病育種上給我們提出了更新的思路。加強這方面的實踐與研究,可以在抗病育種的成功之路上邁出更快的步伐。 此外,強化苗種培育,提倡苗種本地化,培育出規格大小一致的苗種也是科學育種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2.科學放養
科學放養的關鍵是因地制宜,要根據池塘的條件、水源的條件以及資金、設備、技術的條件.確定合理的放養模式與密度,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最大的養殖效果,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科學放養還應包括放養前養殖池、養殖工具和養殖對象的適度、有效地消毒處理;為養殖對象創造最佳棲息條件(如繕池的向陽避風,蟹池水草的種植);池水的水溫調節等。
“輪養”或“休養”也是科學放養不可忽視的問題。對那些高發病的養殖池我們有計劃和有目的地采取“輪養”或“休養”的措施,對改善池塘的養殖生態環境,控制病原體的數量,恢復養殖池的正常生態功能,最終達到控制病害發生的目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3.科學管水
水源是科學用水的根本,因此在建設養殖場時,應對水源進行調查,既要保證周年水量充足,也要注意水源無工農業及生活污水污染,水源的理化指標應適宜于養殖品種(這些理化指標包括水溫、PH值、溶解氧、硫化氫、氫氮、亞硝酸氮以及某些微量元素等)。養殖場進排水系統應完全獨立,不可共同,切忌排出的養殖污水進入水源。如果所選水源無法達到要求,可考慮修建蓄水池,將水源進行處理后再引入養殖池使用。
定期排換水與保持池塘正常的“水色”有很密切的關系。為了獲得最好的排換水效果,排換水要注意以下幾點:
(1)排換水的量一般不要超過全池的1/3;
(2)排換水的方法,既要將底層的污物等排出,也要去掉最表層的一層油膜;
(3)排換水時間與頻率,要防止過勤或過少;
(4)排換水時要注意水溫與水位;
(5)排換水要注意養殖水環境中生物,尤其是浮游動物、浮游植物以及一些微生物的含量與變化;
(6)要注意排換水與增氧施肥、用藥之間的關系。 養殖的池水是復雜的,不可以簡單地依靠儀器測量來決定水質的好壞,決定是否換水,因為大部分測量水質的儀器都忽視水中的生物——有害和有益者數量,“看水養殖”其中就有非常深刻的道理。 底質是影響水質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放養前要根據放養的對象對底質作出適當的處理,以保證在養殖過程中水質的穩定和優良。
4.科學投飼
科學投飼首先應注意飼料的質量。鮮活料要新鮮并不帶病原體(為除去病原體常采取飼料消毒的措施,常用藥物有食鹽、漂白粉等).且應注意葷素搭配.精素結合,以精為主,切忌飼料單一:提倡使用全價配合飼料。此外對有些養殖動物可適當地添加一些植物性飼料(如無農藥污染的菜葉等)以增加其腸胃功能,增強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其次要注意飼料投喂地點。除了投飼的地點要固定外,還要根據養殖對象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投飼點,如有的設置于水下,而有的卻設置于水上(岸邊)。投飼點個數的設置要適當,不可太多,也不可太少,避免造成飼料的浪費.污染水質,要及時清除投飼點的殘餌,并經常對投飼點消毒。 第三要確定合理的投喂時間與次數。有些水產動物有晝伏夜出的習慣,因此要注意夜間投飼。一般來說少量多次的投喂方法是值得推崇的。在疾病暴發的季節可適當減少投喂的次數。 第四要確定合理的投喂量。投喂量要根據名持優水產養殖動物的不同規格、養殖季節、氣候、環境條件以及水產動物的狀況來確定,不是固定不變的,一船情況下以不影響下餐攝食為宜。注意不要使水產動物攝食過飽,也不要使其因攝食量不足而影響生長。在疾病的暴發季節,要適當減少投飼雖,一般為平時的80%左右:
5.科學用藥
科學用藥的目的是要提高水產動物疾病的防治效果與水產動物的品質。科學用藥,就是要從藥物、病原、環境、名持優水產動物本身和人類健康等方面的因素出發,有目的、有計劃和有效果地使用藥物,達到預防和治療水產動物疾病的效果。 具體來說,要把工作重點放在“以防為主,防治并重”上。
科學用藥主要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要正確診斷,對癥對方用藥。
(2)選藥要有明確的指證,安全用藥。
(3)掌握影響藥物療效的一切因素,排除各種因素可能造成的對藥物干擾,適宜用藥。
(4)適當加大或縮小用藥的濃度、用藥次數和用藥的間隔時間,合理用藥。
(5)祛邪扶正并舉,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控制用藥。
(6)認真觀察、分析,根據情況采取停藥、調整劑量和改換藥物的措施,有效用藥。
科學用藥還應把開發與使用水產專用藥物、漁用疫苗、微生物制劑與生物漁藥作為發展方向。以往大部分水產藥物,都是人、獸用藥物用途的延伸,這類水產藥物,有可能對人類健康造成潛在的危害。只有大力開發使用水產專用藥物,才能使水產品真正長銷不衰。漁用疫苗、微生物制劑與生物漁藥不會對水產動物造成負面作用,它們才是真正的綠色漁藥,是科學用藥的一個具有效和最旨前途的方向,目前我行樁這個方面已開始起步,并一定可獲得較大的成果。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