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淡水枝角類通稱水蚤,又稱“紅蟲”、“金魚蟲”。水蚤營養價值極高,是鰱、鳙、鯉、鯽等常規養殖魚類魚苗培育階段和特種水產養殖幼體階段的良好活飼料。淡水枝角類的繁殖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單性生殖,產生夏卵,夏卵不需受精直接發育孵化,這是淡水枝角類的主要繁殖方法;另一種是兩性生殖,產生冬卵,冬卵需經過休眠期后才能發育孵化。水溫較高時,從夏卵孵化出幼枝角類到生長至性成熟,只需5~8天。淡水枝角類的最適生長溫度為18~22℃。它的主要食料為細菌、單細胞藻類、酵母菌和有機碎屑微粒。枝角類的壽命為數星期至幾個月。
枝角類的培養方法以大型枝角類為例。用室外深1.0~1.2米的水泥池作培育池,池中注水0.5米左右。注水時必須用紗網過濾,避免昆蟲幼體、絲狀藻以及砂粒、泥塊混入而堵塞水蚤的濾器。夏季溫度高,池水可適當加深,春秋季水深可降至30厘米左右。
施肥時,如施用農家肥,每畝可施入腐熟的人畜糞1000千克,農家肥需裝在網箱中,水沖過濾后再入池內。如施用無機肥,可按每立方米水體施入37.5克硝酸銨或6.5克硫酸銨。此后每隔3~5天,追肥量為初次施肥量的1/3~1/2。
當水溫16℃以上,每立方米水體加入枝角類種30~50克。當溫度為20~25℃時,3~4天繁殖大量的幼體枝角類,7天左右就可撈取使用。池水呈棕褐色或橄欖色時,枝角類量大;池水透明,枝角類量低。
處于良好狀態的枝角類呈淺灰綠色。每次撈取量占總枝角類的20%~30%。也可每天每畝撈取30~35千克枝角類,并每隔2~3天每畝施放有機肥300~500千克及適量的無機肥料,以提高枝角類的產量,一般每立方米水體可收獲枝角類約800克。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