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6.在對蝦放養前如何搞好清塘除害工作?
清塘除害是指清除養成池中一切不利于蝦生長和生存的因素。養蝦池中大量的有機沉淀物、雜藻和小草、雜魚及敵害魚類都不同程度地影響蝦的生長和生存,因此放養蝦苗前必須進行嚴格的清塘處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池塘清淤:秋季收蝦后,要充分利用收完蝦,排干池水這一有利時機,組織人力將整個池底表層15厘米左右的淤泥全部挖除,避免淤積于池塘的大量殘餌。對蝦排泄物和生物尸體等有機物質到第二年灌水后,隨水溫的回升而迅速分解,產生各種有毒物質,這些有毒物質輕者影響對蝦的生長,重者可造成養殖蝦的死亡。
粗養池塘的清淤,由于投餌少,污染較輕,處理較簡單。一般是在收完蝦后,敞開閘門,讓海水沖刷數日,而后排空池水,封閉小閘,曝曬池底,使殘留的有機物氧化分解。同時,為了促進深層有機物的分解,需待表層有機物氧化后,用鋤頭或拖拉機翻耕底泥,使底層污泥暴于空氣中。
(2)清除雜藻:蝦塘內常滋生著大量的雜藻和水草,最常見的有剛毛藻、滸苔、溝草及大葉藻等。這些雜藻占據池塘空間,纏繞蝦苗,造成蝦苗或幼蝦死亡。另外,雜藻還強烈吸收水中的營養,妨礙浮游生物及底棲硅藻等餌料生物的繁殖。尤其是當這些雜藻大量繁殖到一定程度時,開始大量死亡,破壞水質,造成養殖蝦的大量死亡。因此,凡是有雜藻大量繁殖的池塘,在放養蝦苗前必須進行雜藻清除。
清除方法:在放養前將雜藻移出池外,或用翻耕的方法,將雜藻埋入泥中。也可用早期肥水的方法,限制雜藻的滋生。具體措施是:在灌水后立即施肥,使浮游生物首先繁殖起來,從而降低池水的透明度,達到抑制雜藻芽萌發的目的。另外也可用7~8ppm的硫酸銅、4~5ppm的五氯酚鈉或1~2ppm的除草醚毒殺或抑制雜藻生長。
(3)殺除敵害:蝦池中的敵害動物主要指兇猛魚類及與蝦爭食的生物。如鱸、矛尾復蝦虎魚、黃姑魚、蛹、鯛類、圓屯、四指子發、鰻、彈深魚、海蛇、尋類、梭子蟹等都是對蝦的天敵,它們能大量地捕食對蝦。爭食生物主要有梭魚、鯔魚、斑祭、鯔蝦虎錢、吻蝦虎魚、彈深魚及厚蟹、大眼蟹、白蝦、長臂蝦等小型蝦蟹類。它們與蝦爭奪空間、爭奪食物、消耗氧氣,甚至捕食蝦苗和蛻皮后活動能力弱的對蝦。對于這些敵害生物主要是防止其幼體進入養殖池,在閘門設置嚴密的濾水網,并在放苗前進行藥物清塘。
7.如何正確掌握蝦塘藥物的使用方法?
正確掌握蝦塘清塘藥物的使用方法有:
(1)生石灰清塘:抽干水或放水后剩5~10cm的水,在池中挖幾個小潭,倒進石灰,待它吸水溶化后,不等其冷卻即向四周潑灑。每畝用生石灰60~75公斤,不能干水的池塘,可按每畝水深1米的125~150公斤的用量,把石灰溶化后潑灑全池。7天后可放苗,生石灰能殺死池中的害魚、水生昆蟲、蟹及各種病原體,同時還能起施肥的作用。
(2)漂白粉清塘:含氯量為30%的漂白粉,按每立方米水體用20克,每畝水深1米用13~15公斤,化水后均勻全池潑灑,3~5天后放苗,漂白粉清塘效果較好。
(3)生石灰、漂白粉混合清塘:每畝水深1米用生石灰65~80公斤、漂白粉65公斤清塘,效果比單獨使用兩種藥物中的任何一種都好。用藥10~12天后可放苗。
(4)菜籽餅清塘:油菜籽榨油后的餅塊稱為菜籽餅。用溶劑提油后的殘渣稱為菜粕。菜粕含有10~15%的皂角甙,皂角甙對魚類有劇毒,能在不傷害對蝦和某些餌料生物的濃度下,殺死魚類。因此,菜粕不僅可以用在放養前除掉敵害,而且在養殖過程中,如果蝦池內進入較多的魚類時,變可用于殺除敵害。皂角甙的毒性能隨鹽度的降低而下降,因此在使用時要準確測定水體的鹽度后再施用菜粕。鹽度在15‰以上時,每立方米水用菜籽餅12克;鹽度在15‰以下時,每立方米水用菜籽餅20克。
另外,由于菜籽餅質量不統一,效果相差較大,在使用時應該注意。
菜籽餅在使用前應經烘干、粉碎,然后加水浸泡數小時,連水帶渣一同灑入池中。
(5)魚藤制劑清塘:魚藤制劑是由豆科植物毒魚藤根制成的農藥。魚藤根中的魚藤酮對魚有較強的殺傷力,而對蝦類及蝦的餌料生物毒性較低,因此,適用于養蝦池的清池除害。
魚藤酮乳油稱魚藤精。目前有含魚藤酮2.5%及7.5%的兩種規格,清池一般使用含魚藤酮2.5%的魚藤精。每立方米水體施藥1~2克。
魚藤根粉含有魚藤酮4~5%,清池時每立方米水體用干粉4~5克,稍經浸泡后連水帶渣一同撒入池中。本品價格便宜,易于保管,是較理想的蝦池清塘藥物。
8.酸性蝦池為什么要進行改造,如何進行?
酸性池塘中的餌料生物比較貧乏,且酸性土壤和酸性水質又影響對蝦的生長和成活。因此,酸性蝦池必須進行適當的處理、改造,才能保證養蝦生產的順利進行。
由酸性土壤建成的蝦池,須先反復曝曬和沖底,以促使泥土中的酸性鹽的氧化和浸出,直到看不到或只看到很少的由氧化鐵形成的紅色粉沫為止。
池水的PH值低于6.5時,蝦池每三日一次水,或加石灰中和,每畝蝦塘加農用石灰(碳酸鈣)200公斤,若使用的是生石灰則用量減半。
為了保持蝦池池水適宜的PH值,可向池中加一些含有少量鎂(最低為4%)的天然碳酸鹽,如白云石、貝殼粉等。
9.對蝦養成期間的防病措施有哪些?
對蝦養成期間的防病措施有:
(1)保持優良的池水水質:養殖對蝦對疾病的抵抗能力的退減和水體中病原生物的大量繁殖都與不良的養殖水質有關系,所以,保持優良的水質是防治蝦病的重要措施。
保持水質的方法:勤加水、勤換水;防止污染物進入水源和池內;及時清除殘餌,以免殘餌在水中腐爛,敗壞水質;保持水體中有充足的溶解氧。
(2)放養密度要適宜:放養密度過大,則傳播病原體的機會就多,容易發生流行病。且每個個體水體空間減少,而動物本身排泄物的濃度增加,因此,極易引起缺氧和污染水質,在放養時一定要防止養殖密度過大。
(3)保證餌料質優量適:營養不足或缺乏某種營養或餌料過量腐爛變質,都易使養殖對蝦發生疾病。同時也會降低蝦體對病原體的抵抗力。
在投喂天然餌料時,要根據養殖對蝦的不同生活期選擇適口和營養豐富的餌料,投喂時應注意定時定量,不要間斷或過多投喂。 在投喂人工配合餌料時,要特別注意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
(4)在養殖生產中,若要拉網搬運等操作,需注意盡量不要使蝦體受傷。
(5)防止病原傳播:發病蝦池要注意與其它池塘隔離,而且發病蝦池的池水不要排入其他蝦池。在發病蝦池中用過的工具必須用藥物消毒后才能使用在其他蝦池。病死的蝦體要及時撈出深埋處理。
(6)做好日常觀測工作。
10.為什么人工越冬親蝦易患病?
目前,在我國,尤其是在北方地區,親蝦人工越冬技術的難度很大。因為北方地區親蝦越冬時間長達半年之久,,北方地區天氣寒冷,餌料資源有限,故親蝦在人工越冬過程中需要人為控制的條件很多。因此,極易造成顧此失彼的被動局面,親蝦人工越冬條件稍有控制不好,則極易使親蝦由于對某種條件不適應而發生疾病。
11.如何做好親蝦人工越冬前的準備工作?
親蝦人工越冬前的準備工作,是親蝦人工越冬過程中預防親蝦疾病措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做好這一基礎工作,才能為親蝦人工越冬順利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那么親蝦人工越冬前的準備工作具體有哪些呢?
(1)適度暫養:親蝦從養成池到入室越冬中間有一暫養階段。挑選符合要求、個體大而健壯的優質養成成蝦進行暫養、留作親蝦之用。暫養時間的長短,視各地條件和氣候而定。由于水溫、交尾等原因,親蝦入室時間一般都遲于蝦塘起捕時間,所以,每年10月應將挑選好的養成蝦從養成池轉入專門的暫養塘內暫養。暫養塘事先應挖去表層淤泥,用生石灰清塘、曝曬;餌料要優質足量,使成蝦入室越冬前體質健壯;每天換水1次,水質新鮮;保持一定水位,避免環境劇烈變化和因蝦體受光太強,而使蝦體甲殼附生雜藻。
在暫養池的親蝦,水溫大幅度下降時,很快進入交尾盛期,此時須注意收聽天氣預報,密切注意氣候變化,提前做好越冬的一切準備,隨時準備入室。
(2)嚴格選留親蝦:應選擇性腺豐滿、個體大、不受外傷,不生病、體質健壯的親蝦進行人工越冬。從養成池到暫養池,暫養池到室內越冬池,這三個環節都要再三挑選,嚴格把關。
(3)親蝦越冬池,工具應用500~800ppm漂白粉或10~15ppm高錳酸鉀消毒。
(4)在選擇、運輸操作中要格外小心,防止受外傷。捕撈工具、池塘應光潔、干凈。
(5)處理越冬期的用水,按對蝦育苗用水的處理要求去作。
(6)親蝦適時入室。
親蝦過早入越冬室有諸多不利,一是對蝦在室內交配效果不佳;二是水溫偏高,對蝦入室后易蛻皮;三是室內越冬時間過長,親蝦體質弱,并易得病。但過遲入室,又常因冷空氣的突然襲擊而措手不及,輕者凍傷, 重者導致死亡。
12.為什么在親蝦人工越冬期間應注意保持其環境的相對穩定,怎樣才能做到?
在親蝦人工越冬期間,除應首先保持人工環境與親蝦所需要的生理生態環境相一致外,還應該注意保持其環境的相對穩定。經常換水、清理越冬池能夠保證人工控制環境達到越冬親蝦所要求的環境標準。但是,每一次的充氣、換水、清污都會給處于越冬狀態中的親蝦一個較大的外界刺激,都會造成親蝦的應刀性疾病,同時也會打亂處于平衡中的親蝦內分泌系統。親蝦體內的各種平衡的擾亂,將會極大地降低親蝦的抵抗力,同時這一平衡的打亂,將會極大地降低親蝦的攝食,造成饑餓或營養缺乏,最終降低機體抵抗能力,使親蝦染上各種疾病。因此,在人工越冬親蝦的操作管理過程中,我們建議通過化學、物理或微生物等方法改善親蝦人工越冬水質,減少人工充氧、換水、清污的次數,創造一個穩定的環境。
主要改善親蝦人工越冬水質的方法有:
(1)向越冬水體中接種能吸收分解氨、硫化氫、有機碎屑等的微生物——光合細菌。
(2)向越冬水體中投放一些貝類,以凈化水底底質。
(3)向越冬水體中施加如CaO50ppm等化學藥物,以增加池水中的溶解氧。
(4)向越冬水體中施加如沸石粉200ppm等具有吸附性的礦土,以吸附、降解池水底層的氨態氮、硫化氫等有毒物質。
(5)越冬水質中的pH值建議用化學方法進行調節,減少換水次數。
13.如何做好產卵前期、產卵期間親蝦疾病的預防工作?
(1)選擇個體較大、體質健壯無病的親蝦:親蝦,是育苗的基本保障之一,只有優質的親蝦,才能得到優質的蝦卵及幼體。親蝦的質量,除親蝦的性腺發育狀況外,我們還應尤為注意的一點就是親蝦的健康狀況,患有疾病的親蝦是不可能產生優質且不為病菌感染的受精卵。
(2)盡量減少親蝦在運輸、操作過程中的機械性損傷:親蝦在運輸、操作過程中產生的機械性損傷是不可避免的, 但也可以通過人為加以控制。如:操作中格外小心,輕拿輕放,捕撈工具應光滑等。蝦體一旦受到機械性損傷后,應盡量減少其機體受細菌感染,如用10~15ppm土霉素藥治等措施使其痊愈。
(3)保持親蝦有一個良好的環境條件:受傷的親蝦極易感染疾病,因此,給受傷親蝦一個良好的環境條件是我們預防親蝦疾病的主要工作,具體內容有:合理的放養密度;適宜的光照、水溫;控制好水質各種理化因素。
(4)做好藥物預防工作:在親蝦產卵前,可用15ppm土霉素。
(5)清除死蝦,集中不健康親蝦專池暫養:這樣即可做到集中治療,又可 避免相互感染。
(6)投喂 優質新鮮餌料。
14.對蝦人工育苗前的消毒工作有哪些?怎樣做?
對蝦人工育苗前的消毒工作有:
(1)育苗工具的消毒:對蝦育苗生產中的工具較多,如運輸親蝦的帆布桶、撈網;飼養親蝦的暫養網箱;換水用的濾水網、虹吸管、撈網;搬運親蝦和幼蝦的帆布桶、大塑料桶、濾水網、計數器等都需經過消毒處理才能使用。
具體方法是用10ppm的高錳酸鉀浸泡3~5分鐘或用硫酸銅溶興高采烈浸泡5~10分鐘。
(2)育苗池的消毒:育苗用的塑膠水槽、水泥池內都可能含有對對蝦幼體不利的物質,尤其是新建的水泥池,堿性很強,對幼體發育影響較大。故應在使用前用淡水或海水浸泡、刷洗一個月。如果時間緊迫,可加入少量的工業鹽酸或醋酸中合堿性物質,可縮短浸泡時間。
新舊水池、水槽都應在育苗前進行消毒處理,一般使用20ppm高錳酸鉀或50~100ppm的漂白粉溶液刷洗池底池壁,并應徹底沖洗干凈。
15.為什么說育苗用水的處理是對蝦人工育苗預防疾病的重要環節?具體做法有哪些?
重金屬離子是生物體內不可缺少的物質,但是其含量超過一定限度時,又會對生物體產生毒害作用。對蝦的卵及幼體對某些重金屬離子尤為敏感,在對蝦育苗中常由于水質受污染而影響育苗效果。另外,海水中的敵害和致病菌也是影響幼體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如水體中的橈足類(新氏歪鰾水蚤、雙刺唇角鰾水蚤等)每天可掠食20多個對蝦無節幼體;蟹的大眼幼體、糠蝦、夜光蟲、球櫛水母、幼魚等都是對蝦幼體的天敵。還有海水中的絲狀細菌、霉菌、弧菌、纖毛蟲等致病菌都可侵害對蝦的卵及幼體,造成幼體患病、大量死亡。因此,育苗用水的處理是對蝦育苗預防疾病措施中的重要環節,一定要做好。
具體方法:
(1)消除水中重金屬離子:育苗水源中重金屬含量超過安全濃度時,應根據其含量的多少,施用3~10ppm的乙二胺四乙酸鈉(EDTA二鈉)或乙二胺四乙酸(EPTA)以鰲合過量的重金屬離子。
(2)殺滅水中對蝦幼體敵害生物:
①用網過濾海水:這種方法能除去海水中的敵害生物且方法簡便、成本低,但不能消除水中的致病細菌和纖毛蟲類。濾水一般在育苗前期用孔徑80微米左右的150目篩子,篩到糠蝦幼體后改用80目篩子濾子。
②砂濾池濾水:由于砂層的截當作用、沉淀作用及凝聚作用,特別是凝聚作用形成過濾膜,能阻止微生物、微細土砂及有機碎屑通過。但由于被濾下的有機物質的分解會產生有害物質從而影響幼體培育,故需經常進行反沖洗滌砂層,保持砂層清潔。
③化學消毒法:這種方法最徹底,但成本高,方法之一是向育苗用水中加入120~150ppm含有效氯8~10%的次氯酸鈉溶液消毒,12小時后再加入硫代硫酸鈉消除余氯,但由于硫代硫酸鈉會消耗水中的氧,故除氯后必須充分地向水中充氣才可使用。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