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預混料配方應根據魚類的營養需求、季節的變化、階段的變化、地區的不同、品種的不同、最新技術及產品信息,設計和調整不同的配方,使預混料配方永遠貼近生產實際。
1.維生素的配方設計(1)魚類本身的影響。魚體內不能合成維生素C,必須添加,膽堿、肌醇和煙酸的添加量比其它維生素更大。不同的魚類品種、同一魚類的不同階段對維生素的需求量也不同。溫水性魚類大約需要15種維生素,冷水性魚類除此之外還需要對氨基苯甲酸。(2)疾病、應激的影響。疾病和應激的發生,將導致體內酶系統活力的增加。腸道內的寄生蟲和細菌往往破壞正常的吸收功能,并競爭維生素的利用;體內病毒和細菌產生毒素的排出和降解均可導致對維生素需求的增加。(3)維生素結抗的影響。膽堿易吸潮,對其它維生素產生破壞,它和維生素C都不能直接與其它維生素直接混合,也不能直接與無機鹽混合。(4)外界因素的影響。在堿、光、水、熱的作用下,維生素容易被破壞,另外包裝、儲存、加工方式對維生素也有很大影響。 因此,維生素添加量要高于其最低需要量,通常為最低需要量的兩倍以上。
2.常量元素、微量元素、藥品、氨基酸的配方設計(1)魚對鈣、磷需求較多,水中有魚所需的足夠的鈣,所以只需在預混料中添加少量的鈣,而要添加一定量的磷。鈣、磷、鎂三元素參與骨骼的生成,但應注意三者的用量。鈣量過多時,可降低鎂、鐵、碘、銅、錳、鋅的吸收和利用。磷量增加時會降低鐵的吸收和利用。(2)注意微量元素鋅、硒、錳、鐵、銅、碘的用量,防止出現結抗作用。(3)藥品的配伍必須積極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做到恰到好處。(4)氨基酸的水平必須與全加料中大宗原料的品種及氨基酸水平相匹配。
3.載體及稀釋的選擇。載體及稀釋劑在預混料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應該從水分含量、比重、細度、流動性、酸減性、靜電吸附性等方面選擇合適產品。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