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一、水產養殖生產中為什么要肥水?
水產養殖中肥水的本質就是增加水體內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的數量,其作用有兩個方面:第一,提高水體本身的增氧能力,促進水體各種物質的循環,保證魚蝦蟹貝生命活動;第二,直接增加了餌料生物的數量,為養殖動物提供營養優良的食物。
二、水產養殖生產中什么,情況下需要肥水?
絕大多數水產動物苗種階段的飼養需要水體內有足夠數量的浮游生物才能生長良好,這些浮游生物往往是苗種成活率提高的關鍵。在淡水養殖中,一般不專門另外培育餌料生物,只須通過施肥或施用微生物制劑間接提高水中浮游生物的數量。在海水養殖的苗種培育中,則專門培養活的餌料生物投喂。
如果以鰱、鳙魚和異育銀鯽為主要養殖對象,則必須在整個養殖過程中都要保持水體有一定的肥度。
另外,實踐表明:清水養蟹不可取,中度肥水效果好。中等肥度的池塘養出的蟹,其成活率、規格、產量均要比一般清水池塘高,特別是近兩年流行的顫抖病的發生率也遠比其它的池塘低。究其原因,適度肥水能使池水有足夠的溶解氧,保持水環境的穩定。中度肥水的池塘,浮游植物量特別多,光合作用所產生的氧氣也多,在水溫較高的晴天,往往能使池水溶氧達到飽和狀態。如果池水肥度不夠,有益浮游藻類少,水中氧氣不足,加上又沒有上下水層的交換,使得底質嫌氣細菌分解產生大量的有機酸,pH值降低,有毒物質積累。河蟹如長期生活在這一水體中,會食欲不振,蛻殼不正常,易形成懶蟹,也易得病。當氧氣充足時,河蟹食欲旺盛,活動敏捷,蛻殼次數增加,餌料利用率高,抗病力強,生長迅速。
三、影響水質肥度的環境因素是哪些?
水溫 水處于低溫時,浮游生物不易繁殖,所以冬春季節池塘水不容易肥。
營養鹽含量 主要是鈣、氮和磷的含量和比例。鈣是水中二氧化碳平衡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成分,鈣含量高可以使水體固定的二氧化碳保持穩定含量,提供給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作原料。氮和磷當中以磷的有效含量尤其重要。因為氮在水體內比較多,水體里的磷卻很容易被其他物質所吸附而失效,從而造成氮磷含量的比例失調,使水中有效氮無法被完全利用。低溫時,水體里硅藻的含量特別高,因此在低溫季節要考慮加強施用有效硅。其他一些浮游植物所需要的營養鹽類在水中一般不是特別缺乏,可以不考慮。
光照 魚池的走向和池埂周圍有沒有高大樹木會對池塘水體中的光照情況產生影響,一般要求長方形魚池其長邊為東西走向,池埂周圍不栽種高大樹木。
水體深度 一般平均水深小于1.5米的池塘比較容易肥水,大于3米肥水比較困難。
水體的流動性 如果池塘的水體在晴朗天氣時,能在中午上下交換一次,對肥水有巨大幫助,特別是水深超過2.5米的池塘效果更好。
四、如何判斷需不需要肥水?
生產上判斷水的肥度是靠測量水的透明度。一般水的透明度在15—35厘米范圍時表明肥度比較合適,可以不用采取什么措施。而當透明度超過了35厘米,就應該采取措施施用肥料了。
五、怎樣肥水?
要讓水體內浮游生物數量增加有兩種途徑:
第一,直接施用肥料(包括有機肥和無機肥)。在新開的塘中尤其要多施有機肥作基肥,無機肥則用于水肥度下降時作追肥用,施肥的數量應隨季節、氣候、水色和養殖動物的變化而有所不同。原則是春秋兩季施肥次數少(每次量可多些),夏季施肥次數多(每次量宜少些)。平時還要根據天氣、水色和魚情的變化,適量施肥。通常是天氣晴朗多施,陰雨天不施或少施;水色清淡多施,水色濃厚少施或停施;魚蝦活動正常多施,發現浮頭或病害時不施。此外,為了充分發揮各種肥料的不同作用,在實際生產中,最好同時使用或交替使用有機肥料和無機肥料,這樣可以揚長補短;很多池塘過了養殖前期后,應該使用生物有機肥料,可以防止有機質在池塘的積累,也可以防止過分施用無機肥導致的富營養化。生物有機肥既可以確保水體有一定肥度,也能維持藻相長時間相對平衡。特有的微生物還能凈化水質。
第二,在老池塘(使用3年以上的塘)一般要掌握少施肥的原則,尤其是一些淤泥特別厚(淤泥平均厚度達到40厘米以上)的塘甚至可以不施肥。池塘淤泥當中含有大量的肥分。這些肥分如果不采取措施是不會自己肥水的。淤泥是最好的肥料,利用好能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管理不當反而會使它成為水質敗壞的元兇。所以在老塘中要大量使用微生物制劑,同時結合使用葉輪式增氧機(晴朗天氣時中午1點開機,持續2小時,同時使用微生物制劑,使微生物制劑充滿水體的上下層),把底層淤泥表面的有機物充分分解,釋放出大量的浮游植物需要的營養鹽類。由于水體內的有機物多是死亡的浮游生物和養殖動物的排泄物及殘剩的飼料所形成的,所以它們充分分解出的營養鹽類最適合新的浮游植物生長所需。
為了充分分解底層淤泥表面的有機物,促進底部有機物降解,應該選擇粉劑或小顆粒型微生物。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