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餌料系數是衡量養殖生產中餌料質量和飼喂效果的一個理化指標,即養殖產品每增重1千克投喂某種餌料的千克數。實際生產中一般叫投餌系數,即投餌總量與收獲總量之比。投餌系數是養殖生產管理的一個綜合指標,為了便于計算投餌系數一般以配合餌料為標準餌料,其他餌料都按一定的比例折合為標準餌料。由于飼料成本在養殖總成本中所占比例較大,投餌系數的高低就顯得尤為重要,應從以下八個方面來考慮降低投餌系數:
1.飼料的質量、規格及加工工藝水平養殖生產中常用的飼料有天然和人工兩種餌料,使用人工配合餌料時首先應當注意餌料的質量,飼料的質量高,餌料系數就低,投餌量也可以降低。其次還要對配合餌料配方中的營養配比、加工工藝等指標進行考核。同時配合餌料在水中要有良好的穩定性,蝦料要達到4~6小時,魚料要求達到2小時,顆粒的大小要適合養殖對象攝食,還要有較好的誘食性。
2.改進養殖方式,選擇生長速度快的養殖品種
采用高產的新型養殖技術。比如淡水魚類養殖中,采用80:20優質吃食魚為主的養殖技術,海水魚類采用網箱養殖技術,蝦類養殖中采用放苗前肥水培養適口基礎餌料等技術,都可以降低餌料系數,增加效益。在同等條件下,選擇不同的養殖品種對餌料系數的影響也很大,優良品種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強,成活率高,餌料系數比普通品種要低得多。
3.養殖個體的大小同樣影響投餌系數的高低
幼體的飼料系數低于成體,因此在養殖過程中,養殖生物達到商品規格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適時收獲,以確保有一個好的經濟效益。
4.合理投餌及合理的放養技術投餌量的準確估算直接影響著投餌系數的大小。投餌過量,不僅造成餌料浪費,使餌料系數升高,而且過剩的餌料容易腐爛變質,敗壞水質影響生物的生長。但是投餌不足,養殖生物攝取的營養僅夠維持其體蛋白質的更新和基礎代謝,養殖生物生長緩慢,餌料系數也會升高。
合理放養包括放養密度、放養對象、和放養操作方法。首先要根據氣候條件、水面大小、水質狀況及養殖生物的生活習性確定合適的養殖密度,密度過大,養殖生物在不良的水環境中生長,餌料系數就會過高,密度太小,不能很好的發揮水體的潛力,產值效益低,餌料系數也會過高。其次,放養對象規格、質量同樣會影響餌料系數的高低,體質健壯,食欲強,消化吸收率好的品種增重快,餌料系數就低,反之則高。再其次,放養過程中還應注意品種之間對攝食的干擾行為,避免飼料的利用率下降。一般是主體魚馴化攝食完成后,再投放其他配養魚。
5.池內競爭生物的多少池內的小雜魚、蝦、蟹都是主養對象的爭食生物,它們的數量愈多,投餌系數就越高。
6.餌料生物的數量池內天然餌料是養殖生物的優質飼料,它們的數量多少關系到餌料系數的高低。
7.水質條件水質條件是指水的理化指標,水質條件良好,生物生長快,縮短了養殖周期,投餌系數就低,反之水質條件不佳,生物生長慢,體重增加的也慢,延長了養殖周期,投餌系數就高。
8.養殖生物的死亡疾病及敵害生物等因素引起的死亡,影響了養殖的產量,投餌系數必然升高。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