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健康發展甲魚養殖
甲魚市場經過前二年的巨大震蕩,逐漸走出低谷,趨于穩定,價格與價值基本同步。在當前效益農業發展過程中,作為農業生產中投資回報率較高的甲魚養殖再次升溫。我市不少農戶也正在積極準備,打算發展甲魚養殖。如何健康、安全、持續地發展甲魚養殖是水產科技人員的重要課題,也是廣大養殖戶關心的話題。
一、 我市甲魚養殖的現狀
1、 甲魚養殖面積逐步擴大,但產量偏低。1998年以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甲魚市場日趨成熟,我市甲魚養殖在1996年126畝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發展,烏鎮、靈安、永秀、同福、爐頭、大麻等地的農戶利用稻田開挖池塘進行甲魚養殖,2000年全市現有養殖面積400多畝。但全市養殖產量偏低,大部分塘產量只有100公斤。
2、 養殖方式多樣化,但不成規模。近年我市甲魚養殖在技術的發展、市場的調節等多因素的作用下,養殖方式得到調整,已有全溫室養甲魚、室外養成鱉、生態養鱉、魚鱉混養、蝦鱉混養等多模式的養甲魚方式,但多零星分散,不成規模,一種模式不足100畝,從而產品層次多,難成品牌,影響效益。
3、 養殖技術有所提高,但仍需改進。隨著甲魚養殖的不斷深入,我市廣大養殖戶的養殖技術在實踐中不斷成熟、不斷提高,有沙養殖、無沙養殖、生態養殖等多種先進技術被采用,部分養殖戶養殖成活率達95%,畝產甲魚500公斤。但大部分生態養殖的農戶沒有把產量、品質兩者很好兼顧,影響產量、質量同步上升。
二、 下一步我市甲魚養殖的工作方向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甲魚養殖業已日趨走向成熟,真正走到了依靠科技、節本增效的的關鍵階段。必須在引導、技術、管理等多方做好工作,使我市甲魚養殖得到健康發展。
1、 因地制宜,合理調整養殖規模和養殖模式。目前甲魚養殖模式有許多,養殖戶需根據開始從事甲魚養殖的時間、經濟實力、技術水平來選擇適宜的養殖模式和養殖規模,避免盲目發展,時刻將成本核算、經濟效益放在第一位,合理調整養殖規模,加快資金周轉,向低成本、高效益方向發展。
2、 科學管理,降低生產成本。甲魚養殖戶應掌握科學的養殖技術,根據不同的養殖模式合理放養、科學投喂,提高養殖成活率,降低生產成本。飼料成本是甲魚養殖成本中的主要組成部分,約占總成本的30%,要降低成本必須從在降低飼料成本上下功夫。在選擇經濟、高效的專用飼料的同時,進行科學投喂,減少飼料散失,降低飼料系數。這不僅節約了飼料用量,也減少了環境污染,可為甲魚的生長提供一個良好的水質環境,減少病病害的發生。
3、 健康養殖,提高甲魚品質。
4、 橫向聯合,力創品牌,提高養殖效益。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