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全國著名“養鱉發鱉財”的潢川農家,擁有3萬個養鱉戶,年產成鱉75萬公斤。其主要經驗之一是就地廣辟飼料,有效地降低養鱉成本。
一、魚鱉混養。充分利用水面與飼料,減少殘料沉積。鱉除吃掉病魚死魚外,糞便可肥水、繁殖浮游生物,提供鰱、鳙魚類餌料。循環互利,肥水、肥魚、肥鱉。年畝產鱉高達100公斤、產魚250公斤。
二、人工配合飼料?蓮V泛利用飼料資源,如鱉原來不受吃植物性飼料與農副產品(面粉、豆渣、麥麩、稻谷等),經過粉碎加入鱉受吃的動物性餌料(魚粉、血粉、蠶腎、動物內臟等),加工制成配合飼料,即可被鱉攝食。即可節省動物性餌料、又可滿足鱉的營養需要。
三、鱉、螺、鰍混養。開春鱉池清理消毒后,即注入新水40厘米深,施肥培育水質,每畝引田螺50~70 公斤或泥鰍種5~10公斤,待其大量產卵繁殖后,放入魚與鱉,并逐漸加深池水,可為鱉提供豐富的天然餌料以降成本。
四、稻谷、馬鈴薯加工后投喂。如稻谷用水浸泡5~6小時,濾水,濕潤密封裝置。待出芽后,以谷雅均勻撒入鱉池,日投量為池鱉總重的5%。大米、馬鈴薯煮熟后,捏碎,拌和為團,放在盆內,置于池底,日投量為池鱉總重的5%。也可減少純動物性飼料之成本。
五、科學投喂。鱉一般在日出后1~2 小時至日落前爬上岸曬背或在食臺上爬行,此段時間不腚投喂。投飼應在每天上午8時左右及下午6時左右。還應根據鱉的規格及天氣、水溫、鱉的活動、攝食、生長等因素,科學確定日投餌量。實踐證明,一般幼鱉、成鱉日投餌量分別為池鱉總重的5~6%、15~20%。應防止過饑過飽,以投飼后1小時左右吃完為宜。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