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龜的冬眠和其他冬眠動物一樣,是為了保持體內能量、避免凍餓的一種對不利環境條件的適應和“自救”方式。龜在冬眠過程中,由于體溫降低,能減少98%的代謝活動。浙江省海寧市龍頭閣兩棲爬行動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研究發現:冬眠的烏龜對病原微生物有免疫力,其原因是低溫對病菌繁殖有抑制作用。所以,龜不但長壽,而且還很少生病。
進入冬眠期后,龜的管理十分簡單。但是,稚龜在當年的養殖生長時間一般都不會超過2個月,個體的增長速度十分有限,其耐寒力遠不如幼龜和成龜。其原因是當年產稚龜個體小,體內貯存的脂肪等物質少,因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差,在較長的越冬期間死亡率較高。所以讓稚龜安全越冬是養龜成功的關鍵。
越冬期間,應給稚龜池搭上棚架,在棚架上加蓋20厘米~30厘米厚的雜草,以利防風和防凍。同時,應在棚架周圍的池底或陸地添加10厘米厚的沙土或在陸地上鋪30厘米~40厘米厚的稻草,為稚龜越冬創造一個適宜的場所。實踐證明,采取這種措施對保證稚龜的安全越冬是行之有效的。稚龜數量少時,也可采取室內盆內越冬方式越冬。其方法是在盆內鋪墊5厘米~10厘米厚的泥沙,澆上水使泥沙濕潤,以手能將泥沙捏成團不出水、稚龜能鉆入泥沙為標準。越冬期間不喂食。當盆中泥沙過于干燥時,要適當灑些水,以保持必要的濕度。氣溫過低時,可在泥沙上面加蓋稻草保溫。室內溫度保持在0℃~10℃即可。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