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wǎng)報道各類浮游植物含有不同的色素,因而魚池出現(xiàn)浮游生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也不同,池水就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顏色和濃度。我們可從池水的顏色來判斷池水的肥與瘦。
一、瘦水 水色清淡,或呈現(xiàn)出淺綠色,透明度較大,一般可達60-70厘米以上,浮游生物數(shù)量少,水中往往長有絲狀藻類如水綿、剛毛藻、水生維管束植物如蒲草等。
二、孬水
1、暗綠色 天熱時水面常有暗綠色或綠色浮膜,水中團藻類、裸藻類較多。
2、灰藍色 透明度低,混濁度大,水中顫藻等藍藻較多。
3、藍綠色 透明度低,混濁度大,天熱時有灰黃色浮膜,水中微囊藻、囊球藻等綠藻較多。
上述三種顏色的池水,雖然浮游植物較多,但大多屬于難消化的種類,因此為不好的水。
三、較肥的水 一般呈草綠帶黃色,混濁度較大,水中的多數(shù)為魚類半消化或易消化的浮游植物。
四、肥水 呈黃褐色或油綠色,混濁度較小,透明度適中,一般為25-40厘米。水中魚類容易消化的種類如硅藻、隱藻或金藻等較多,浮游動物以輪蟲較多,有時有枝角類、橈足類也較多。肥水按其水色可分二種類型:
1、褐色水(包括黃褐、茶褐、褐帶綠等):優(yōu)勢種多為硅藻、有時隱藻大量繁殖也呈褐色。同時有較多的微細浮游植物,如綠球藻,特別是褐帶綠的水。
2、綠色水(包括油綠、黃綠、綠帶褐等):優(yōu)質種多為綠藻(如綠球藻和隱藻),同時有較多的硅藻。
五、“水華”水 所謂“水華”水,是在肥水的基礎上進一步發(fā)展而形成的。水中含有大量的裸甲藻及較多的隱藻,水色呈黃綠色或綠色。這類水,當遇到天氣正常時,水質容易突變,水質發(fā)黑,繼而轉清,發(fā)臭,漁民稱其為“臭清水”。由于缺氧,極易引起池魚大批死亡。據(jù)試驗,保持較長時間的“水華”水而不讓水質惡化,可以加速鰱、鳙魚的生長和提高魚的產量.
采集: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jīng)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