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想要獲得優質高產,調節好養殖水質是很重要的。治理水質惡化可采取以下方法。
一、物理機械方法。定期注入新水可將原來池塘里的有害物質稀釋,從而達到改善水質的效果,是養殖業經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根據沿黃海一帶高產養殖的經驗,每10-15天換水高度30厘米左右,加水可在白天或黎明前后。高溫季節,池塘水深應保持1.5米左右,透明度30厘米左右。如果水質過肥,可用潛水泵抽去部分底層水,及時補加適量的新水。當天氣突變時,要及早加深水。
定期注入新水應因地制宜、因時而異,具體加水量根據水的肥度、魚群浮動和池塘滲漏情況靈活掌握。此外,還要掌握春季淺水、夏秋季深水的養殖方法。春季淺水養魚有利于提高水溫,促進浮游生物生長;夏秋季隨著魚的生長加快而加大水體,能相應增大魚的生活空間,促進魚類生長。
使用增氧機可通過增加溶解氧和造成下層水對流來散發有毒氣體,從而起到改良水質的作用。增氧機一般晴天中午開,陰天下午或次日清晨開,陰雨連綿或由于水肥魚多,魚嚴重浮頭時應在夜間開。
此外,天然沸石和麥飯石具有較高的分子孔隙度和良好的吸附性,定期向養殖水體中潑灑沸石粉或麥飯石后可以去氨增氧,增加水中微量元素含量,從而起到優化養殖生態環境、促進水生動物生長的作用。麥飯石的1次用量為50毫克/升,可維持效用8天左右。
二、化學改良方法。次氯酸鈉與生石灰都常被用來改良養殖水質。當水體中亞硝酸鹽超過0.15毫克/升時,最好在池塘中先施加熟石灰,然后施加次氯酸鈉,且以分次施用效果較好。臭氧具有很強的氧化能力,對亞硝酸鹽等水質污染物有很強的降解作用,試驗證明只要水中存在有剩余的臭氧、亞硝酸鹽就會被全部氧化。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