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水蛭養殖與水生植物間作,即利用茭白、蓮藕、蒲草等水生植物及水域中豐富的底棲動物、浮游生物以及土中腐屑微生物等自然資源,進行養殖水蛭。這是一項新興水產業,節餌、節水、節地,具有投資少,管理方便、經濟效益高等優點。
一、水田建造種植茭白、蓮藕的池塘、溝渠、水田,經改造后均可作為放養池。人工建造的飼養池埂高1.8米、水深0.8~l米、寬3米,長度應根據飼養量而定。水生植物面積一般占整個面積的1/3。也可人工在池底放些不規則石塊或樹枝供水蛭棲息。在與水面相平處設排水、進水口各一個,并用網布攔住,以防水蛭外逃。新開池還要投入一些牲畜糞水,以培養浮游生物等,調節水質和提高池底腐殖質含量。
二、水蛭放養一般每畝水面可放養苗蛭或幼蛭5~6萬條(每條約長l~2厘米),種蛭可放20公斤左右(約30~50條重1公斤)。
三、日常管理1.保持良好水質。嚴防農藥、化工產品污染水源,且不能用堿性太重的水源。水溫過低的井水必須經過一定的流程,待溫度升高后才能使用。
2.為避免夏季池水溫度過高,應在池邊種些遮陽植物(如絲瓜等,使水溫保持在15℃~30℃。經常換水,平時每7~10天換一次,夏秋高溫季節每3~5天換一次,以保持池水清新,保證一定的溶氧量。
3.水蛭食性粗放,螺類、貝類、草蝦和動物的血液皆可作飼料,但投喂時不宜過多。水蛭繁殖快、再生能力很強,5月初至9月為產卵期,經過16~25天即可孵出幼蛭。如飼養得當,每條幼蛭每月可增長1~2厘米左右。如池內營養豐富,飼養密度合適,水質環境好,到秋后即可加工出售。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