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怎樣建造鱉池鱉池可建在房前屋后,最好是背北向南、陽光強的地方。池深不得低于1m,在北面的池底挖一條冬眠溝,溝深0.2m,鋪上細河沙。鱉池的上面四周設有跑道,有條件的可砌圍墻防盜。池中央根據鱉池的大小,做好曬背臺,臺中央栽好花草,堆上細河沙,供產卵用。可養成鱉(2-3)只/m2、幼鱉(7-8)只/m2。
二、怎樣清池消毒 鱉池建造后,要嚴格進行清洗消毒,可用生石灰、漂白粉等換水清洗2次-3次,然后把涵洞堵塞好,再放養甲魚。
三、怎樣養殖成鱉 成鱉以動物內臟、田螺、蚯蚓、小魚、蝦為主食,也可用人工合成的飼料。投食一定要定時定點,每天上午8-9時、下午4-5時投食。根據天氣的變化和鱉的重量進行投放,氣溫在30t左右,按池鱉體重10%、每天分2次投食。池內要經常消毒、換水,特別是幼鱉池要求水質清澈見底。成鱉與幼鱉要嚴格分開養殖,避免大吃小,防止幼鱉吃不到食。
鱉一般5月初左右出水面,雌雄相互追逐、開始交配,精子儲存在母體內當年有效。雌鱉3歲以上方可產卵,以后每年可產卵2次-3次,每次產卵6枚-10枚,產卵量隨雌鱉體重的上升而增加。每年10月底進入冬眠期。冬眠前要認真喂好高蛋白質飼料,否則影響眠效果。冬眠期水深不得低于1m-1.2m。若嚴冬結冰,應及時破冰,避免因缺氧而死亡。氣溫35℃以上時,必須降溫,有條件的最好換水。
四、如何防治病害 鱉的常見病有紅脖子病、腸道病、爛裙邊等,應以防為主。經常用漂白粉、生石灰、滅蟲精、高錳酸鉀等消毒藥進行防治。如有病害發生,好鱉病鱉要分別飼養。病鱉可用青霉素喂服或注射,也町用甲魚靈拌飼料進行投食。
五、魚鱉怎樣混養 魚鱉混養,有利于提高經濟效益,也有利于病害預防。如發現有嚴重魚浮頭現象,就必須馬上進行甲魚病害防治。鱉池可少量放養鳙、鰱、草、鳊魚等,每畝以200尾左右為佳,過多會影響甲魚的生長和取食。
六、幼鱉怎樣孵化 成鱉5月份產卵在孵化臺上,將卵撿回,放在孵化箱內,人工孵化。孵化箱可用竹、木制成,高0.5m、長1m、寬0.6m-O.7m,箱內用80%細河沙、20%細黃土過篩后,放人箱內。將卵頭向上排放在沙中,蓋上3cm細沙土,用小型噴霧器噴水,保證箱內濕潤和適宜溫度,一般45d-50d就可孵出幼鱉。幼鱉初出蛋殼,應放置淺水盆內2h左右,再放人鱉池內進行養殖。投喂一些小紅蟲(紅蚯蚓)、熟蛋黃、動物內臟(搗碎)。幼鱉池應嚴格消毒,否則成活率很低。
采集: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