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棘胸蛙俗稱石蛙、石雞,是我國特有的大型野生蛙。棘胸蛙肉質細嫩潔白,味道甘美,營養豐富,列為賓館、酒家推薦的山珍名菜,亦是人們難得的珍稀佳肴。且具有滋補強身、清心潤肺、健肝胃、補虛損,以及解熱毒、治疳疾等功效。根據棘胸蛙的生物學習性,近年來,由于過度捕捉和環境的惡化,棘胸蛙資源量日漸匱乏。為了在保護棘胸蛙野生資源的基礎上開發這一傳統名特珍品,今年在杭州市農發基金辦及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杭州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和建德市水產行業協會合作開展了棘胸蛙生態養殖試驗,取得了良好的生態和經濟效益。采用仿生態的養殖模式養出來的商品蛙品質好,近似于野生,具有投資省、效益高、市場俏等優點。特別適合有條件的山區農民利用山澗溪水、泉水、地下水等自然流水資源加以開發養殖,且養殖風險小,市場前景廣闊,F將棘胸蛙無公害生態養成技術要點總結如下,供養殖戶參考。
一、環境條件
1、場地選擇
環境要求僻靜,冬暖夏涼,交通便捷,管理方便。山溪水、冷泉水或地下水等,要求水源充足、水溫穩定, 一般夏季最高水溫應低于30℃;排灌方便,沒有對水質構成威脅的污染源。水源的水質應符合gb 11607的規定。
2、養殖設施
建在室內的養殖池要求通風、涼爽。各類蛙池以磚砌、水泥抹面為宜,呈方形,池底略為傾斜,池上方安裝進水管、最低處開排水孔,池內設水面、陸地、石穴、食臺等,池上口設網蓋。建在室外的養殖池應設涼棚,應符合棘胸蛙的生活習性。
二、成蛙養殖技術
1、蛙池消毒
放養前10天左右進行蛙池消毒,消毒方法按照sc/t 1008-1994《池塘常規培育魚苗魚種技術規范》的規定操作。
2、蛙種的選擇
放養時剔除傷殘、畸形的幼蛙,選擇規格整齊、體質健壯,色澤光亮的幼種。
3、放養密度:放養密度參照下表(略)
4、蛙種消毒
蛙種放養前用3-4食鹽溶液或用10mg/l~15mg/l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0-15分鐘。
5、水質管理
常年要求細水長流,保持水質清新、溶解氧充足、水溫穩定。
6、飼養管理
。1)投喂的飼料以黃粉蟲等鮮活餌料為主,活餌要求大小適口。在適溫范圍內,日投喂量為體重的5-10。在溫度高于30℃時,可以不投喂。平時應根據天氣、水質和蛙的攝食情況,酌情增減,做到適量、均勻。
。2)分級飼養:隨著幼蛙個體的增大、出現大小不一的情況,要定期按規格大小歸類分池飼養,以免幼小的搶不到食,影響生長和成活率。
(3)越冬管理:水溫低于8℃時,棘胸蛙進入冬眠狀態。當水溫降至10℃前,室外的棘胸蛙要移入室內、或搭篷保溫越冬。越冬期間不必投喂。春季室外水溫穩定回升到10℃以上后,棘胸蛙越冬結束。
7、病害防治
(1)棘胸蛙的常見的病害有水霉病、紅腿病、爛皮病、腸胃炎等。應預防為主,積極治療,慎重用藥。嚴格進行蛙池和蛙種消毒,每10-15天進行藥物常規消毒;死亡的個體隨時撈除,患病的個體及時隔離治療。
(2)漁藥的使用:蛙病防治所需藥物的種類、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項參照ny 5071—2002《無公害食品 漁用藥物使用準則》執行,嚴禁使用國家規定的違禁藥物。
。3)敵害防治:蛙池上口應加蓋防護網,防止鼠、鳥、蛇等敵害生物危害,在進、出水口加過濾設施,防止水生昆蟲、螞蟥等進入。
采集:姜玲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