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樓頂養殖烏龜就是利用城鄉單門獨院的平頂居民小樓,把樓頂作適當的改造,修建成小的水泥養殖池,進行烏電養殖。樓頂烏龜養殖種類主要以觀賞類、藥用類為主,肉用類為輔,并進行自繁自育,循環養殖。從我縣近年來養殖戶的情況看,投資小、風險小、效益高。現將有關這方面的技術情況介紹如下:
一、基礎設施
1、最好有二層或三層的平頂居民小樓,小樓的結構必須適合養殖池的修建,要保證安全、不漏水。周圍不能有高大建筑物,要保證有充足的光照和良好的通風條件。
2、在院內打一口20-30m左右的深水井,利用自吸泵吸水。一方面可以為養殖池提供充足的水源,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于家庭方面的生活用水。
3、在院內朝陽的地方修建一個高1m,面積20-30㎡的水泥養殖池2-3個,正常養殖蓄水0.8m,下水管道最好與下水道相通,便于排水。池底鋪軟泥15-20cm。池中央修建2㎡左右的人造小島,小島用磚圍起,圍堤同池的水面相同或稍高一些,在島上要修建龜窩,便于烏龜棲息和產卵。
二、日常管理
1、成龜:密度以5-10只/㎡為宜。一般雌雄比例按2:1-3:1放養,當水溫升至17℃時(4月中旬)開始投餌。餌料應做到動、植物性搭配,搭配比例按8:2或7:3混合投喂。一般動物性飼料以小魚蝦、蚯蚓、螺、蚌、動物內臟為主;植物性飼料以豆餅、麥麩、米飯、玉米粉、瓜菜為主。高溫季節應多投喂蛋白質高的餌料,秋后則多投喂脂肪多的餌料。
投喂餌料應做到定時、定點、定質、定量。定點,一般每天上午8-9點,下午5-6點各投喂一次;定位,即餌料投放在餌料臺上;定質則要求餌料新鮮不臭;定量,要按季節溫度而定,一般早春晚秋投喂量應控制在龜體重的5%-6%,夏季投喂量應控制在龜體重的8%-10%,每天上午投喂量占全天的1/3,下午
占2/3。
在日常管理中為保持龜池水質,要經常換水或沖注新水。盛夏時要在池邊搭遮陽棚或在池中放少量水浮蓮等遮陽降溫。
2、稚龜:在暫養池中可放少量的浮蓮,其作用一是遮陽,二是讓稚龜爬到上面曬背。稚龜很嬌嫩,捉拿時輕拿輕放。剛孵出的稚龜可放在面盆或塑料盆中休息2-3天,盆內放2-3cm深的水,3-4天后,可移到暫養池飼養。稚龜消化能力較弱,應盡量喂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切碎的蚯蚓、螺肉、蚌肉、魚肉等,還可以投喂一些蔬菜類植物性飼料。
稚龜池的水質要清新,每天換水1-2次。稚龜在暫養池中精心培育15-20天后,即可轉到成龜飼養池飼養。
三、越冬管理
幼龜必須與成龜分開越冬。越冬期間必須撈上來人為地為它們創造條件。排盡蓄水池的水,在池內放入泥沙,澆上水,但不能太濕,以手捏成團,拋出去能散為宜。在泥沙上再鋪5cm厚的干草、麻包等,然后把越冬的烏龜放入其中。池頂加網并在網上鋪設干草并加蓋塑料薄膜和鐵絲網,保溫和防止老鼠、蛇的干擾。
四、病害防治
在烏龜的養殖過程中一方面要防止其天敵如老鼠、蛇等,另一方面要保證烏龜有足夠的曬背時間,并定時投喂抗菌藥物,防止烏龜的水霉病、腸炎病等。(摘自魚業致富指南)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