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鱉與自然界其他的生物種群—樣,時刻受到周圍環境條件的影響,鱉在長期的自然選擇中形成了自身的生理特點,對生態環境如溫度、水質、光線、聲音等都有特殊要求,現總結如下:
1.攝食 自然界鱉的攝食強度存在著明顯的季節變化,夏秋季攝食多,冬春季攝食少,甚至停食。鱉的攝食強度的季節性變化完全受水溫的影響,鱉在20℃時開始攝食,隨著水溫升高,攝食強度增大,30-31℃時攝食量最大,但32℃以上攝食量反而下降。
2.生長 鱉的生長快慢與攝食量和對餌料的吸收轉換的效率直接相關。在一定的范圍內,鱉對餌料的吸收轉換率隨溫度升高而升高。試驗表明,溫度在20℃餌料效率為28%;25℃餌料效率為39.7%;30℃餌料效率為67%;35℃餌料效率又降為40%。當水溫30-31℃時,鱉生長迅速,日增重0.723克;水溫27-28℃,日增重0.349克,可見水溫對鱉的攝食生長是非常重要的,如能保持鱉的生長期一直處于高溫柑叵溫的條件下,就能促進鱉迅速生長。
3.繁殖 水溫的高低影響鱉性成熟的早晚。高溫地區如我國的南部2-3年鱉達性成熟,中部地區需3-4年,東北地區則需6年或6年以上,而人工控溫條件一般1-2年就能達到性成熟。水溫的變化決定著鱉產卵活動的始終。在露天條件下,5月份,水溫上升,雌鱉蘇醒后開始發情交配,中旬開始產卵。6月中旬至7月下旬,水溫最高,是鱉產卵的旺季,9月下旬啟停止產卵。在人工控溫條件下,如其他生態條件適宜,鱉可全年產卵。鱉的胚胎發育時間長短與溫度也有關。沙土溫度決定著胚胎發育進程,鱉卵孵化溫度為22-36℃,最適溫度是30-32℃,低于22℃時胚胎發育停止,高于38℃時會致死。鱉卵在孵化過程中對溫度變化極為敏感,每變動1℃電顯著影響胚胎發育速度,一般22-26%條件下,胚胎發育時間為60-70天;33-34℃條件下為37-43天,30℃恒溫卜約需40-50天。人工控溫孵化時,控制溫度在32℃±2℃是比較理想的。孵化率與孵化時間也密切相關,孵化時間越長,孵化率越低。自然條件下,溫度波動大,加濕度、通氣等情況,孵化率只有30%。試驗表明,溫度氐于25℃ 6孵化率為45%,25-30℃時為80%,30-35℃時為90%,大于36℃時為10%。而人工控溫條件下溫度控制在30℃左右,孵化率可達到95%以上。
4.疾病 鱉是變溫動物,對溫度十分敏感,不能適應水溫的急劇變化。稚鱉溫差不超過3℃,幼成鱉不超過5℃,否則易得病。鱉耐低溫的臨界溫度為4℃,耐高溫的臨界溫度為36%,接近臨界溫度不超過o.5℃,否則引起休克。經常處于18-25℃的水溫中,鱉吃食少,體質弱,容易出現水霉病,25℃以上細菌繁殖快,產毒能力強,細菌性疾病發生率高。
二、水質的影響
1.溶氧 鱉具有水上、水下呼吸的雙重功能,在水下利用水中的溶氧維持生命活動。水中的溶氧對鱉的正常生活具有定影響。若低于1mg/L,鱉的食欲下降,體質消瘦,同時低氧環境中殘餌容易被厭氧菌分解為硫化氫、甲烷等有毒物質,嚴重時,能引起中毒。因此,養鱉水體保持3mg/L的溶氧是必須的。
2.氨 特別是非離子氨幾乎對所有的水生生物均有毒害作用,輕則抑制生長,重則導致死亡。在堿性及低氧的條件下,非離子氨的毒性尤為強烈。散失在池中的餌料分解是氨的主要來源,氨濃度應控制在10mg/L以下,上限不超過50mg/L,如超過100mg/L,即有發生氨中毒的危險,電容易發生腐皮病、癤瘡病。溫室養鱉特別要注意經常換水和施用生石灰、光合細菌等進行水體改良。
3.pH值 酸堿度直接或間接影響鱉的生理狀況。酸性中,鱉不愛活動,攝食減少,代謝下降,生長較慢。在強堿性環中會破壞鱉的皮膚粘膜。因此,保持養鱉水體中性或弱堿性是要的,一般用生石灰30mg/L調節,最好是在換新水后進行。
4.鹽度 鱉的耐鹽能力不及魚類。屬耐低鹽的淡水生物,其安全濃度為1.1‰,鹽度在1.5‰以上24小時鱉全部死亡,在4%0的鹽水中鱉的死亡速度為5.7小時。生活在鹽污染的水體中鱉體表色澤差,四肢無力,內臟失血發白,肺充滿氣泡,在沿海鹽堿地區尤其要注意。
三、光的影響
鱉具有趨光性,屬于喜光性動物,鱉在溫暖無風的晴天爬上沙灘上曬太陽,有取暖、殺菌、潔膚功能。在溫室內,可利用人造光源,一般一天不低于8小時。光照可影響鱉生殖腺的發育,光照時間延長,可促進鱉產卵提前和產卵期延長,若長年使鱉池光照達到3000勒克斯,可使鱉第一年產卵期延長2個月,產孵量提高4倍,從第二年開始,出現全年產卵趨向。一只5齡雌鱉年產卵量可達188枚,而沒有光照的僅能產卵64枚左右。封閉性溫室主要靠燈光補足,室內每500米2安裝40W日光燈10支即可。
四、聲的影響
無論水中還是陸上,鱉對聲音都極為敏感,絕大多數聲響,鱉能作出逃避反應。鱉在產卵、曬背時,聽到聲音迅速潛入水底。鱉喜靜怕驚,鱉池不宜建在行人、車輛來往頻繁和噪聲大的地方,要嚴格控制在室內的操作時間,減少人為驚擾。(摘自水產養殖)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