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棘胸蛙因長期處于野生狀態,資源有限,產品供不應求,因此,積極開發利用野生動物資源,振興山區經濟的優良品種,受野生為人工馴養,是一項能夠使山區人民脫貧致富的養殖業。封溝養蛙,一是能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且產品供不應求;二是增加山地的植被,又能促進棘胸蛙種群,保護了生態平衡,從長遠來看具有較大的社會效益和十分廣闊的前景。
一、養蛙場址的選擇
封溝養蛙是將山澗溪流溝谷和周圍的山林封圍起來,使之達到物豐林茂,在越冬池的上方用塑料薄膜或通過其他方法圍至半山腰,同時用人工方法孵化蝌蚪、飼養管理,以提高養殖效益。封溝養蛙應選擇適宜棘胸蛙生活的天然場所作為養殖場,選址的條件主要有三點:植被、水源和種源。
二、養蛙場的建設
選定養蛙場址后,要視飼養規模進行建設。養蛙場的建設主要包括4池(產卵池、孵化池、飼養池、越冬池)和圍欄2項。
1、產卵池 應選擇在溪流一側、離冬眠地較近、陽光充足、地勢較平坦的地帶進行修建。規格為5mX2m,池埂高60cm-80cm,寬50cm,水深30cm-50cm,可放養500對種蛙。養蛙場可根據自身規模需求而修建多個產卵池。
2、孵化池 應選擇朝陽透光的地方建池,一般建池的規格是4mx6m;池底要求有一定的傾斜坡度,水深處約40cm,水淺處約1Ocm;池埂一般下寬上窄,底寬約50cm,埂面寬約30cm;出入水口都設在一側,且出水口處要設置鐵絲網,以防蝌蚪外逃。參照標準是每1OO㎡孵化池可孵化蝌蚪50萬只。
3、飼養池 也做變態池,是蝌蚪生長直到變態的場所,規格一般為4mX5m,水深30cm-40cm,中間建造1個深約40cm的圓形安全坑,以防干旱或斷水而造成蝌蚪大批死亡。為便于更新池子,進出水口可呈對角線設置,且均需設置鐵絲網,以防蝌蚪順水或逆水游出而逃逸。飼養池每1㎡可放養蝌蚪1500只左右。
4、越冬池 又稱冬眠池,是棘胸蛙冬眠的地方,而山澗溪流是棘胸蛙的天然越冬池。為使棘胸蛙安全越冬,養殖場應根據需要建造1處或數處越冬池,規格為20mx40m,深度為1.5m左右,冬天冰下水深應保持在1.Om左右,池底鋪設1層厚約5cm的闊葉樹葉,用作冬眠隱蔽物,并在養殖場內河流的深水處筑壩,將水位保證在2.Om左右,亦可用作棘胸蛙冬眠池。可作為5萬只成蛙或30萬只幼蛙的越冬場所。新建越冬池不可立即使用,須用水多次浸洗(1個月左右)以消除堿質,再進行消毒后方可使用。
5、圍欄 圍欄直接關系到棘胸蛙資源的保護以及養蛙產業的效益,其作用在于通過圍欄管理,防止養殖場區的棘胸蛙大量外逃,避免造成經濟損失。同時,通過圍欄管護,可以提高飼養人員的技術和管理水平。建圍欄的方法很多,如圍墻法、挖溝法及塑料薄膜圍欄法等,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塑料薄膜和塑料網衣圍欄法,圍欄高為1.5m左右,它既簡便又經濟。
三、棘胸蛙的飼養管理
蝌蚪期是棘胸蛙幼體發育的重要時期,在此期間飼養管理的好壞決定蝌蚪的生長發育和變態幼蛙的產出數
量。飼養管理主要包括:控制合理放養密度、食物與投喂、保證水質與水溫以及防止敵害侵襲等內容。
1、蝌蚪期的放養密度 一般不超過2000只/㎡,且力求蝌蚪的規格整齊,日齡大致相同,并集中于同一飼養池飼養。
2飼料與投喂 不同發育階段的蝌蚪需投喂不同的飼料品種、數量和方法。7日齡以前,可投喂少量飼料,如蛋黃等,并輔以綠色藻類植物。20日齡以前,可投喂植物性飼料,如熟的番茄、南瓜、米飯、豆漿及藻類、水生植物等。蝌蚪變為幼娃,這時應在池邊放些樹枝以供幼蛙上岸,蛙體由水生到水陸兩棲,自由在溪流岸邊攝食,開始只攝食少量的微小昆蟲;此時也可投喂少量人工飼料,如黃粉蟲、蚯蚓等,同時引誘山澗中的昆蟲,一是在飼養場內將枯枝落葉集中成堆,以招引昆蟲繁殖;二是選揮適當地點安裝黑光燈誘捕昆蟲。另外,養殖場地需要注意保持周圍環境的安靜,同時做好防鼠、防逃、防凍、防暑等工作。
3、安全越冬 幼蛙的越冬可在池內或溪流中進行,水溫低于10℃時,幼蛙即趨于休眠狀態,潛伏水底石縫或草叢中。越冬時水深保持1m左右,利用溪流水、保溫等防凍措施,如水面發生結冰而應將冰面敲破,使水體有一定的氧氣交換,以免幼蛙窒息死亡。如遇低溫、冰凍天氣,也應在池中采用塑料薄膜加蓋保溫措施。冬眠期一般不需投喂,待氣溫回升,蛙體便會上岸活動,并有攝食能力,此時再適當投喂飼料以增強蛙體體質。越冬時應保持環境安靜,防御敵害和水質惡化。
4、疾病防治 棘胸蛙在野外飼養時發病較少,目前發現有以下三種疾病:
①紅腿病。幼蛙期較多而成蛙期少見,主要是外傷細菌感染所致,可用抗菌素治療。
②爛皮病。蛙體皮膚腐爛,病因為飼料單一,缺乏營養和維生素或因體表損傷而使細菌感染,防治方法:在飼料中加強營養,補充添加VA膠囊或魚肝油,同時結合藥物治療。
③腸胃炎。蝌蚪、幼蛙期、成蛙期都可發生,癥狀為胃腸鼓氣,腹脹,病因為水質污染、食物不潔、細菌感染等,治療方法:用抗菌素藥浴蛙體,同時內服酵母片。(摘自中國水產)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