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海馬,素有“南方人參”之稱,向來被列為名貴高檔中藥材,受到人們喜愛和國內外市場青睞。目前,全球每年海馬交易量約達2000萬只,但由于需求量日益增多,濫捕亂撈日益嚴重,天然海馬資源枯竭,價格暴漲。在廣州市藥材商場(店)質量較好海馬銷售價高達7200元/公斤,中小規格為3600-3900元/公斤,而且產品還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要。由此可見,發展海馬人工養殖,不失為沿海群眾一條主財之道。據悉,目前我省陸豐、電白、吳川等縣市已經開始了海馬的人工養殖。
一、生活環境與品種選擇
海馬生活習性和生長條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適溫范圍為5-34℃,是種廣溫性魚類;適宜生長的鹽度為6-27‰。②光照一般不宜太強,也不宜陰暗,因為海馬視力較差,否則找不到食物。③水質條件:PH值(酸堿度)在6.5-8之間的中性水質最好;含氧量不宜低于2.5毫克,4毫克以上為宜;海水透明度在1.5米以上為好。④海馬主要吃橈足類、枝角類等浮游動物以及幼蝦無節幼體、糠蝦等細小鮮活動物,食物心須清潔衛生,不能投喂腐敗變質的餌料。
適宜于廣東沿海生長的海馬有6種,其中以大海馬、斑海馬體型較大。生長較快,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較高,是各地選育的良種。
二、幼苗的培育和養成
初產出的幼苗,體長只有0.8~1厘米,當天就能攝食,立即放人育苗池內培育。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掌握好放養密度,一般初苗放養10m尾/立方米;經過7-15天培育,即進行分池,密度為500尾/立方米;過15天左右,體長到7.5厘米以上,即進入養成階段,每立方米放養100尾左右。
2、確實做好飼料投放工作,在初苗三天內,主要投喂橈足類無節幼體,分7點、12點、17點三次投喂,每次投放量為其體重的15-20%左右,經過25-30天的培育,海馬體長6厘米時,轉投蝦苗幼體,要分三次投喂,每次投飼量為其體重的15%左右;體長10厘米以上,每次投喂量10%左右;體長15厘米以上,每次投喂量6%。上述各階段投飼量為水溫在25-30t左右時的最佳攝食狀態,如高于或低于這個溫度,則適當減少。海馬很貪食,如飼料充足、新鮮,則生長快,成活率可達80%以上,但也要防止吃得過飽耗氧多而造成缺氧死亡,因此投飼要堅持四定原則,飼料投放后,要觀察一、二個小時,視其攝食和活動情況,再確定下一次投多少投餌量,真正做到科學用料,吃飽吃好,快長易大,如遇到缺氧浮頭,則及時加快水,進行搶救。
3、做好水溫和光線調節工作,夏秋季天熱光照強烈,易引發各種疾病,為此,應在培育他的上方,搭蓋涼棚,避免烈日曝曬,并加水降濕,把水濕降到30℃以內。冬季水溫下降到20℃以內,則在培育池架設竹棚,復蓋尼龍薄膜.使棚內溫度比野外提高5-7℃,這樣使海馬在越冬期繼續生長;經過半年以上精養細喂,海馬體長普遍達到15厘米以上,即可加工出售。
三、病害和防治
海馬苗從初生到一個月內,病害很多,主要有腸胃病、脹膘病、車輪蟲、氣泡病等病,死亡率較高,一般是因生活條件較差而引起,應引起注意。
四、收獲和貯藏
海馬經過一年左右的飼養,個體較大,肥滿度高,體質壯實,其產品的曬干率可達30%以上。收獲時間以越冬前或繁殖季節為最好;把海馬撈起,放人淡水中浸泡一段時間,然后洗凈,置于陽光下曬干,即可密封貯藏。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