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養龜離不開水,怎樣科學用水是廣大養龜專業戶非常關心的問題,科學養龜用水也是一項技術,為了更好的讓大家了解養龜用水的知識,現將科學養龜用水的經驗介紹如下:
一、水質。成龜的高密度集約化養殖,水體小,自凈能力差,故對水質的調控要特別注意。常規條件的龜魚混養或單養,一般池塘較大,水較深,水生態系中的生物多樣化程度較高,水的自凈能力較強,水質容易控制。一般情況下,在水質過肥和黎明時容易缺氧,應及時注入新水或開動增氧機增氧。
二、水位。成龜池水位,應保持1米左右,并視天氣好壞而增減。過深,龜上水面呼吸時,運動中消耗體力太大;過淺,水質多變。池的四周要留有較多的陸地供龜曬背休息。
三、水溫。在加溫條件下飼養的龜,水溫盡量保持在30℃(±1℃~2℃)的水平。自然養殖,早春、晚秋當氣候尚不穩定,應適當加深水位,防止水溫頻繁、過急地變化;盛夏水溫達到34℃~35℃時,應及時加深水位,以便降溫。
四、充氣。特別是集約化養殖的龜池,容易缺氧,產生有毒氣體(沼氣、硫化氫氧);及時充氣、增氧能加速這些氣體的逸出,凈化水質。當池水透明度在30厘米上下、溶氧量大致在4毫克/升~5毫克/升,這時的環境最適于龜的生長。水中氨的濃度在20毫克/升~30毫克/升時,龜生長正常,70毫克/升時食欲減低,應及時換水,100毫克/升以上,容易引起疾病。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