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水鱉是一種生理性疾病,因鱉被強行滯留于水中,肺充水窒息而致。冬眠之后,鱉由鰓呼吸轉為肺呼吸,大多時間棲息在水外(如覓食、曬甲等),只有在受驚嚇時,才會潛入水中,但每隔三五分鐘必須將吻端伸出水面呼吸,如果強制在水中時間過長(2-6小時),因為驚慌掙扎,使肺活量加大,氣體交換量也隨之增大,迫使其在水中呼吸,便嗆人大量的水進入肺中,而出現水鱉現象。
流行情況:此種癥狀一般出現在冬眠之后,進行網捕或籠捕時,如果因藥浴等其它原因,將鱉置于水下時間過長,也:會導致此癥。
癥狀與病變:鱉外形呈水腫狀,體重增加12%-15%。解剖后肺充水體積增大3-4倍,血液因缺氧呈黑色。病鱉十分懼水(不敢再進入水中),懼水的鱉一般靜置5-10小時后即死亡。嚴重者出水后會立即死亡。
診斷:如果病鱉,俱水、水腫,解剖后肺積水,血液呈黑色即為此病。但此病要嚴格與某些傳染性疾病(如紅脖子病)和萎癟病所造成的水腫區別開來。
治療:對癥狀輕微的病鱉,可將鱉頭朝下,由鼻孔擠出嗆人肺中的水,同時用拇食兩指捏住肺區的腹背部,有規律的擠壓,施行人工呼吸,此法治愈率可達30%—40%。
預防:
①對鱉消毒時,應將鱉散置在藥液中,切勿用網袋包裝浸入藥液中消毒。
②起捕鱉時,應把裝鱉的網袋、箱籠等放在水外。
③用網籠捕鱉時,應盡量縮短起網、起籠的間隔時間,也可將籠頂部露出水面,避免“水鱉”癥狀的產生。(摘自齊魯漁業)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